台灣設計師江奕勳,因讓模特兒提著珍珠奶茶走上倫敦時裝周,於PTT版受網友大肆討論而一夕爆紅,當時有一半的人不看好他所創立的品牌。一季後,他入圍LVMH國際新銳設計師比賽,以實力證明能力,越級打入巴黎男裝周的官方日程表。於1月18日甫發表19年秋冬服裝系列,靈感來源依舊緊扣台灣的城市記憶,將我們生活周遭隨處可見的元素,提煉昇華為時尚美學,更加入了一些哲學思考。
「身在浪中,到底要隨浪而起還應該與浪抗衡呢?這似乎沒有最好的答案。」
這句話,是他發來信件內容的開頭,是暗指整個大環境的整體變化呢?還是身處時尚產業的心境迷惘?似乎,只有他本人會知道答案。但即便面對再大的困難,都能以幽默化解,用色彩增添繽紛,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這麼喜歡ANGUS CHIANG的最大主因。
我們熟悉又陌生的『第一產業』
版型靈感來自於社會第一產業的農、林、漁、牧業之日常工作服,造型除了沿用漁民捕魚時常穿的青蛙裝(下水褲),也將其工作服裝上大量出現的扭轉、打結等手法融入本季中,並以抽繩、皺摺的方式呈現。更加入了可調節的葫蘆扣(吊帶扣)於連身設計當中,方便穿戴外也能夠自由變換穿法。此外,因工作需求,捕魚、務農者經常以防水、防曬等功能性服裝以加成方式穿著,不刻意的層次堆疊感,廣泛運用於本季的服裝構造裡,以異材質的拼貼與重組,重現傳統產業中工作服之常見廓形。
顏色除將台灣農漁業中常見的塑膠箱顏色-『海藍』及『亮橘』作為主色調,稻田中的土壤、沿海的細沙與深山裡樹木等棕色系更為本季的重點色,將大自然的生命力轉化至設計當中。
台灣愛送的「高級水果籃」穿著走
本季與美國經典素T品牌FRUIT OF THE LOOM合作,『水果牌』更呼應了水果主題,攜手推出四款以台灣果菜市場常見的紙箱字樣作為圖騰,並於秀後在ANGUS CHIANG官網限量發售。
布料上,以台灣送禮果籃中的基底格紋布與外包裝塑料作為發想,透過多種材質與不規則織法呈現,錯綜的立體視覺效果,突破大眾對傳統田園布花之印象;經由仿蛇皮的PE塑料局部點綴於系列中,除了呼應台灣農產品常見的米袋、麵粉袋上柔和水藍及淺棕字體線條,也進而點出水、土與人們間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此外,這次更與陶瓷藝術家-陳向榮共同合作推出『當季水果布花』,以其擅長輪廓簡化的創作手法,將水果圖騰以幾何形貌呈現,取代原有的複雜曲線,並與系列的飽和色調做調和。
最後,ANGUS想說的是...
我們總是被豐富的資源環繞,追逐潮流與嘗試新鮮是生活的作息之一,甚至人人都能成為帶動波流的主控者。而都會區之外那一群與自然共存的工作者,吸收與包容新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都市人分秒爭相追逐社會腳步的同時,他們多數接收到的是大自然的聲音,這群人正是我們熟悉卻又帶些陌生的『第一產業』。多數時候我們僅是挑選這供應鏈的最後成品,曾幾何時我們停下思緒認真看一眼這成品設計的概念以及背後所傳達的含義呢?
習以為常的第一產業-『農、林、漁、牧』,在腦海中熟悉的輪廓已不知不覺有了時間序列的刻劃。一束扛起的大尼龍米袋,蛻變成真空技術縮減空間,包裝更琢磨內斂精緻,因應社會人口組合推出小家庭甚至一人份的包裝; 海鮮食品也不再是用紅白塑膠袋外提,更多了高端科技產出急速冷凍、產地直送的包裝,消失了家門口與遠洋漁船的距離。從社會結構、技術精進等因素都帶給第一產業有形的變化。
從早期產品圖案直印於包裝外的直率,逐漸轉變為『價值正視』的意識傳送,是這群產業中的工作者對於現今社會趨勢的回應,也是讓產品發聲的唯一方法,也因此人們對於這些產品不再只是基本生理上的需求,而是隨著生活品質,更是精神層次追求的的附加價值。『第一產業的轉型,是在不改變自身的本質基礎下,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在社會進步的波瀾中,我們也需要隨時調整姿態,但別忘了時時回到最初率真的本質,堅持著該行走的道路。
同場加映:
台灣人超有感的反差衝突!看服裝設計師江奕勳把台味與時尚搬上國際伸展台
ANGUS CHIANG把台灣好山好水搬到上海時裝周,變電箱的彩繪藝術家邱瑞金神筆揮毫!
時尚到底招惹了誰?從入圍LVMH Prize新銳設計師大賽的江奕勳一探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