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金馬影后,更是爽朗的大女孩
「我是個什麼樣的女孩?」任由髮型師梳著頭的馬思純瞪大眼睛,從鏡子裡看著我,接著爆發出爽朗的大笑,「我不知道,我很不了解我自己,我愛哭,很善變,膽小,很敏感,別人無心說的話我可能會想很久,但不是鑽牛角尖那種,我很愛思考。」,星期一的下午,當整個城市都帶著「藍色週一」的淡淡慵懶,今天一大早,馬思純也坐在另一個攝影棚的梳化間,回答著另一位記者的問題,拍攝另一本雜誌的封面,而我眼前的她,一點也沒顯露出疲憊,也不介意梳化時這個她也許可以休息的一個多小時被打擾,就像與一位新認識的朋友一樣聊天,沒有官方說法與嬌柔造作的客氣,就是一個二十幾歲女孩該有的爽朗率真。

去年第53 屆金馬獎上,最大的話題,絕對是馬思純與周冬雨以電影《七月與安生》共同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我記得坐在電視機前,也被這樣的驚喜逼出了幾滴眼淚,「當時在想可別說錯話了,
我好像特別容易說錯話,
尤其激動的時候。」,我問馬思純,那天在台上腦子裡想些什麼?「我一直覺得不太可能得獎,所以覺得不要自作多情去準備得獎感言,而且坐了四、五個小時,心裡只想著快點結束吧,誰得獎我都想恭喜她了。」,我又看了幾次當時頒獎的片段,當頒獎人–
導演馮小剛在一片給周冬雨的喝彩聲中,再度唸出馬思純的名字,全場安靜接著爆出歡呼,馬思純上台後一手拿著獎座,一手偶爾拭去臉頰的淚水,但大多數的時候,這個女孩傻笑著發愣,「後來我看重播的時候,我的表情完全可以反映我內心的OS,真的太驚訝了,當時覺得– 天啊,全世界都是我的!」。
就算再難、再累,我也一定會撐下去

金馬獎之後,馬思純沒有狂接新劇,反而精挑細選的接下了徐克明年賀歲檔的武俠大戲《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徐導演是個要求很高的人,其實我有點怕他,他不難相處,但就屬於身上自帶氣場的人,一開始不太敢接近他,但其實他是個很可愛的老爺子,但氣場實在強大,就像畫裡走出來,不像現實生活裡會出現的人物。」,馬思純說:「徐克導演這部戲的表演風格跟《七月與安生》這類電影的表演風完全不同,所以一開始我完全找不到適合的表演狀態,很有挫敗感,一直NG 的狀態下我就會變得很沒自信,心裡開始否定自己,但我還是會撐著!」。
馬思純的豐富情感,讓每個角色各有特色

說實話,馬思純演得還真好,對許多台灣的觀眾來說,真正認識馬思純是透過《七月與安生》裡林七月這個角色,也或許有些人記得她在電視劇《武媚娘傳奇》帶有反派色彩的角色賀蘭敏月,而蘇有朋首部執導的電影作品《左耳》裡,敢愛敢恨的黎吧啦則為馬思純迎來首次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入圍,她也許長相甜美,卻不甘於受限外表,每個角色各有性格,「扮演每個角色都會有個瞬間讓我覺得在扮演我自己,但也沒有哪個角色是跟我自己的個性完全一致,可能《左耳》裡的黎吧啦是我嚮往的自己,但我覺得一輩子也不太可能活成那樣,拍戲像是個了解自己的過程,但直到目前我還不了解得特別完整,可能還得多磨練多拍些戲。」。

初見馬思純,她像是個無憂無慮的女孩,很難想像每個角色肩膀上的重擔,她如何感同身受,再化為表演,幸好,雙魚座的她天生情感豐富,這些多出來的感情,放在表演上剛剛好,「我學的是主持,但從來沒有主持過,我覺得自己不大適合當主持人,那是個很理性的角色,得用客觀的角度去看受訪者,也不能投放太多情感在採訪對象,我做不到,聽到甚麼故事我可能就先哭了。」
更多詳細內容請見《儂儂雜誌》9月號馬思純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