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釋出由奧斯卡影后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為其拍攝的迪奧2017早秋系列宣傳影片中,除了不斷切換著由珍妮佛換上新裝及多款精選主打的Dioraddict鏈帶包的展示外,在片尾迅速結束時,不知時尚迷有無發現,品牌Logo的英文標準字已默默從原先大小寫的「Dior」變為「D.I.O.R」的全大寫!

換Logo只是品牌改革的冰山一角
Logo的存在,固然是為了品牌整體核心及理念而存在,也可算是讓消費者迅速認識品牌的第一步。但近年,由於現今大環境不給力的情況下,許多揹負著過去風光歷史的老牌紛紛力求年輕化,無論是拓展電子商務平台、產品設計汰舊換新,還是改變傳統時尚產業模式等,這都是為了順應時代變化而實施的解套辦法,重塑舊有的品牌Logo,則是近幾年來不斷出現的「創新」之舉,尤其是當新設計師加入、整個求新求變下,第一步就會拿Logo開刀。其實不只迪奧這樣做,早先一步這樣做的YSL、Loewe,又或是陸續跟上的Mulberry,以及討論熱度還在鋒頭上的Calvin Klein,其同為大小寫的標準字一樣也被新加入的Raf Simons給改為全大寫。
除了迪奧,近年紛紛換上品牌Logo的顯著案例:

品牌:Calvin Klein

品牌:Diane von Furstenberg

品牌:Loewe

品牌:DKNY

品牌:嬌蘭

品牌:Maison Margiela

品牌:Céline

品牌:聖羅蘭

品牌:Mulberry
Logo就像是一扇代表品牌風格的大門,不是大好,就是搞得消費者霧煞煞,牽一髮動全身,取捨之間皆需謹謹小心,這一切都關乎品牌價值能否成功跨越、迎向新世代。下次經過品牌店門時,不妨留心注意一下,這種微妙的變化趨勢其實蠻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