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侑霖專欄】後疫情的當代青年30歲盡早就定位!慣老闆的「加班、忠誠度」,都請還給職員「健康、規劃未來」

【蔡侑霖專欄】後疫情的當代青年30歲盡早就定位!慣老闆的「加班、忠誠度」,都請還給職員「健康、規劃未來」

  • #30歲
  • #蔡侑霖
  • #後疫情
  • #規劃未來
  • #刪拾就定位,每走一步都珍貴
  • #當代青年
  • 【蔡侑霖專欄】後疫情的當代青年30歲盡早就定位!慣老闆的「加班、忠誠度」,都請還給職員「健康、規劃未來」
  • 【蔡侑霖專欄】後疫情的當代青年30歲盡早就定位!慣老闆的「加班、忠誠度」,都請還給職員「健康、規劃未來」
  • 【蔡侑霖專欄】後疫情的當代青年30歲盡早就定位!慣老闆的「加班、忠誠度」,都請還給職員「健康、規劃未來」

後疫情的新生活,讓整體就業市場的當代青年在工作上變得患得患失、遇缺不補而一人多工,薪資沒有提升,反而膽顫心驚是否成為裁員的待宰羔羊,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加班」二字,變成審核新進員工的資質優劣、對於公司是否忠誠、年終績效的標準,甚至成為是否有機會成為下一個主管的憑據。但加班的背後,深藏了公司中值得詬病的制度及文化問題。就算員工有勞基法的保障,以時數報上薪資,但許多公司卻打著「責任制」來占盡員工便宜,先打卡下班仍得繼續工作。

【蔡侑霖專欄】後疫情的當代青年30歲盡早就定位!慣老闆的「加班、忠誠度」,都請還給職員「健康、規劃未來」

過往,身為工作狂的我也會扛著筆電回家,手機綁定私人及公司郵件信箱,後來身體及精神每況愈下,過了好一陣子渾渾噩噩的生活。現在的我,在下班時間的半小時內離開,放心得讓自己好好下班,讓我找回自己的靈魂、生活的步調,下班仍看見夕陽餘暉如沐春風,「爽」就是用來形容當下雀躍的心情。下班後,「好好生活」正是你的工作。你可以好好吃頓晚餐,吃完飯也能追一部喜歡美劇,稍晚可以一邊做運動、一邊聽一張舒心的專輯;睡前,你可以放鬆地洗個澡、看一本書來培養睡意,和另一半講電話,然後安心地睡上一覺,肯定少有機會讓你焦慮或失眠。以前,這些生活日常根本一個也無法實現,每天只有無趣排程的四部曲:起床刷牙、工作開會、吃飯洗澡、睡覺失眠。

於是,當現代的年輕人用力、消極地罵加班這一件事,我何嘗不是刻苦銘心地感同身受?沒有什麼比「生活」更重要,我也明白大家想要爭取的是什麼,想要平反什麼。

延伸閱讀:【蔡侑霖專欄】看見職場最黑的手段!當公司沒賺錢時候,誰是在抓替死鬼?

  

「共體時艱,一同加班吧!」

被強迫加班,誰的臉色都會垮下來,只得向美好夜晚說再見。但是,一旦擺出了臭臉,打馬虎眼交差了事,事情肯定做不好,若主管上司還進一步要求「謹慎完美、品質第一」真的就更令人吃不消。無論負責什麼樣的職務,沒有員工會願意每天犧牲私人時間加班。我們也要認清一個事實:個人的生活品質、家庭及關係,永遠都勝過工作。然而,資方這端的主管老闆,更不該打著「責任制」來綁架員工的私人領域,甚至是人生。以升遷加薪、績效評估作為威脅,都不是正規或健康的公司文化。

沒有人喜歡加班,不加班的前提不是因為想擺爛、多報時數賺津貼、當起公司薪水小偷,而是人生不該只剩下工作,若生活只剩下證明工作能力多棒,只會讓人感到哀戚。工作的本意是以收入來支撐生活,讓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品質可以更好,好的生活樣貌使人感到幸福與快樂,如果全盤投入工作,失去品質及快樂,你的人生還有什麼意思?甚至,你也只是工作機器人,無心地以齒輪運行著。

延伸閱讀:【蔡侑霖專欄】還在鑽牛角尖嗎?30歲的人生觀,除了斷捨離,你得明白5種死胡同的困惑!

  

加班不是員工勤勉認真,是公司管理政策有問題

常態來看,離職率的高低,能以員工的加班頻率來觀察,甚至能檢視制度的完整度,及公司的遠程發展。另一方面,職員當然也會以這點來評估公司是否可以長期久待。加班成了最真實的數據,道出多數公司的內部管理問題、組織主管帶人方式的瑕疵,還是該企業現在及未來是否有最重要的資產一即一票願意全力支援公司的優異員工。事實上,沒有一間公司願意承認自己管理上有問題,若公司氣氛不佳,主管之間有私下的潛規則,歪風只會持續如此。

有趣地,公司面試官進行面試時問:「你願意配合責任制加班嗎?」你若是回答「願意」就會將錄取的機率提升至20%;若回答「不願意」或「可能無法配合」的話,哪怕你能力再好,被錄取的機率也微乎其微,因為你的加入可能就此破壞公司既有的「傳統」、老鳥的「文化」,這就是許多公司的詬病,怕你不配合加班,也進而影響其他無薪責任職的人,這是許多主管及老闆內心不敢說出的事實。

體質不健康的公司都有一種態度,總認為「榨乾用盡人才」就能帶來最高產值。反過來看,人才若被過度消耗,也端不出好菜為公司貢獻,無償為組織付出不再是選項,眼下只得離職。但員工也並非毫無選項,人才一旦死了心、被榨乾,無論是被拋棄或主動要離開,也只是讓制度更加腐化,減少更多值得的人才,這損失莫大。心死了,就沒有意願再付出,還能談什麼呢?

延伸閱讀:台北中山區的蔬食藝術新空間《Curious》 ,打造秀餐可人的新五感藝術。

  

加班再加班,減去的只是健康

有些主管不時打著「共體時艱」、「公司要求」的名號,帶頭要下屬一起加班,殊不知許多問題並非在下屬身上,病灶就來自這些主管的謊言。假設,主管是三心二意的人,他作為主管得要知道底線,向上與老闆溝通清楚;客戶如果立場不明、回來拉扯,就得想辦法與客戶說明規則;供應商或工廠老是愛延遲,就要整合問題,明定賞罰;員工長期工作量暴增,就要請人資開職缺;若是有突如其來的專案進來,更該提早安排輕重緩急的順序,而非一切照單全收。

換句話說,若是基於公司制度產生的問題,根本不是下屬員工的管轄職務範圍,該協調問題的人是主管。要求加班再加班,減去的只是健康。工作永遠都不會有全部完成的時候,拉長時間來加班,只是讓下屬員工更慵懶厭世,而主管也沒做好該完成的本分。身為主管,應該要好好協助員工,釐清工作重點,若是不明方向及工作方式,往往本身經驗和能力未到位的員工就難更難以達到主管所要求的標準了。慣性加班的職場傳統,其實更表明了一件事:「你的主管有管理上的問題」。

再次強調,身為主管,要判斷下屬的職能並放到正確位置,面對共同的困難也有積極解決的耐心,並非不明事理地要下屬無薪奉獻時間及體力,而逃避自己的管理問題。主管們若想要留住人,要帶人、帶心,否則到頭來還是苦到自己,也造成對公司的無形傷害及內耗。想要當個好主管,將心比心才能帶好下屬,讓他們能為公司帶來適切的貢獻。

  

  

《刪拾就定位,每走一步都珍貴》

【蔡侑霖專欄】後疫情的當代青年30歲盡早就定位!慣老闆的「加班、忠誠度」,都請還給職員「健康、規劃未來」

作者蔡侑霖(Danny TSAI)過往任職從行銷公關到現今品牌主理人,過往職涯斜槓多重身分,無論工作多繁忙或不在台灣居住生活,依舊堅持寫作及斜槓籌備出書安排,第一本《不要在最好的年紀,吃得隨便、過得廉價》,於今年五月,第二本新作《刪拾就定位,每走一步都珍貴》書中內容提到讓三十歲前後、當代青年,深刻又一針見血的金句,好比「二十五歲看公司名氣及職稱,三十五歲後只管進帳數字」、「你沒有本錢不懂事,你沒有理由懵懂無知,更不要倚老賣老」、「垃圾人脈斷捨離:消耗的關係只是過時的電話簿」、「公司沒有你不會倒閉,但你沒有公司會垮臺」…種種精闢的句子,唯有「轉換、改變」此刻現狀,才有機會破格;難度與壓力通常也伴隨風險高,相對帶來的報酬也較可觀。三十歲的刪拾,得趁年輕擁有好體力、對事物充滿好奇探索的未知,建議讓自己膽子放大去冒險,得到的成果肯定比平凡工作更有意義、價值收穫過好生活。

1.過度自律,讓自己活受罪還是證明人生?

自律是適可而止的自我約束,並非過度地苛刻對待。套用這樣的模式,不放過自己,不饒過別人,以同個公式要求身邊的人們,不論是同事們、朋友圈、原生家庭的關係裡,這些「過度自律」的人大多都身處憂鬱的的牢籠之中,和世界越走越遠,總覺得自己很孤單,找不到存在的價值。凡事不要過度認真,「不錯」就很不錯了,不一定要「完美」,關係自然更加親密,日子越走越輕鬆,可不是嗎?

  1. 2.完美主義者的「好的,沒問題」,其實背後正是大問題

有一種人都是認真到底,總是死也要達成「刀山油鍋」的艱辛任務,真心過了頭。沒有人在意他們完成使命前付出多少努力。然而,當公司營收不佳而預期縮編之際,默默耕耘的他卻被辭退,老闆不滿、同事不愛的他,為何會面臨這種窘境,原因如下:

1. 你能力太好,旁人妒忌

2. 你從未失誤,同事備感壓力

3. 你無法求救,老闆無用

  1. 3.離職前,與公司的人資部門打好關係

沒人敢保證未來的劇情會如何接下去,新公司肯定會打聽你過往的為人處事。若與前公司人資部門保持友好關係,無把柄或交惡,就能為良好印象再加上幾分。找一個懂你專業水準的人背書,讓自己的優勢更明顯,才能著實地提升自己的工作價值,毫無關聯的舊同事、親朋好友其實並無法具體說出工作上有價值的好話。能力再優、專業超強,職場上的關係都得有「距離感」,太遠或太近都不合宜,維繫恰到好處的相處距離,剛好的近是友好相待,剛好的遠是明哲保身,留點名聲給人去探聽。

  1. 4.年紀及職位越大,你越安靜,小人暗箭自然也多

三十歲前,當你想表現給大家看,身旁同事及主管就會靠過來稱讚及叫好;三十歲後,當你成為管理整個專案的部門主管,你只圖安靜做事,但下屬覺得你的沉靜難以捉摸;跨部門的主管們則認為你心機重、城府深,處心積慮為升遷積極準備;最終,你的老闆則因為你欠缺存在感而忘記你的名字,看不見你的價值及能耐,這就變成了致命傷。當老闆看不見你能力上的優勢時,黑鍋就容易甩到自己身上,可能到了離職時,老闆還困惑地懷疑你只是薪水太高的奢侈品,不中看也不好用。

  1. 5.不是所有主管或老闆說的再見都是祝福,防人之心不可無!

一位科技大廠的人資朋友 ,每天在進行應徵人員的背景調查時,打了一通電話給應徵者的前部門主管,想瞭解其個人品行,在應對上是否合宜以及工作上的危機處理能力。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無論提出什麼問題,該部門主管始終語帶推遲。

「這不好說,不太方便講……」緊接著,話筒安靜,沒有後續。

「嗯,或許要再多觀察,不太清楚!」緊接著,話筒安靜,沒有後續。

「也許可以更好,看看未來的發展性……」緊接著,話筒安靜,沒有後續。

一通電話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無關應徵者的能力及人品,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你想這位應徵者還有辦法得到這份新工作嗎?還可以脫胎換骨離開舊東家嗎?當然是難上加難!

  1. 6.薪水低,就想辦法找錢,不要只奢求換工作就會富有

懷疑人生時,我們總對自己說「工作不是一輩子生活的全部」。然而,人生之中總有收入才能支撐生活。認清「生存」及「生活」的差別。生活中該有工作帶來的基本收入,卻也得開創其他收入,這才是一輩子的生存要點。當我們認清工作背後的意義後,思維換成「求生存而求生活」,而不只是「換工作求高薪」,明白收入的管道不再受限。對於上班族而言,多角經營、斜槓副業,才有機會提高收入,更邁向財富自由一步:

1.       你的高薪不穩,更要多管道進帳收入

2.       你的開源厲害,更要會節流

3.       你的節流到位,更要會錢滾錢投資

  

【蔡侑霖專欄】後疫情的當代青年30歲盡早就定位!慣老闆的「加班、忠誠度」,都請還給職員「健康、規劃未來」

在新書《刪拾就定位,每走一步都珍貴》中就強調了給30世代前後的工作者許多職涯建議,幫助剛踏入社會以至年過三十仍職場迷惘的人們,重新自我檢視,並且打破保守思維,為將來的更上層樓打下更穩固的基礎。沒有教條式宣揚,也沒有雞湯式的安慰,這本書一針見血地直指核心,要大家「與其找工作,不如找出職涯上的個人價值。」「工作上除了『人助』,你還得『自助』,成就自己,就是讓自己成為最真誠可靠的貴人。後疫情時代的這年頭,正職收入持續穩定,還得私下盡快找出額外進帳的斜槓技能,額外開源收入讓自己在人力市場上更有機會。這樣提早做好職涯轉換的預備心態,除了因應不斷進化的工作形態外,也能面對離職不患得患失,且透過斜槓工作的支配安排,月薪轉年薪,低薪轉高薪,讓工作及生活重心也有另一種踏實的可能性。不自我設限,才能讓自己成為有彈性、有機緣的人。

30歲的此時此刻,你也得「刪拾」:認清事實後,趕緊就定位!

  

蔡侑霖Danny TSAI【限量簽名版】刪拾就定位,每走一步都珍貴

誠品線上

博客來

金石堂

MOMO

蔡侑霖《刪拾就定位,每走一步都珍貴》誠品書店 全省巡迴分享見面會

5/28(六)14:30-15:30

誠品大遠百店17F活動書區

(802高雄市苓雅區三多四路21號17樓)

6/10(五)20:00-21:30

誠品信義店3F 典藏敦南專區

( 110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

6/11(六)14:30-15:30

誠品中友店11F環型書區

(404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161號中友百貨C棟10F)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蔡侑霖專欄】後疫情的當代青年30歲盡早就定位!慣老闆的「加班、忠誠度」,都請還給職員「健康、規劃未來」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