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溫度驟降,不少人開始有手腳冰冷的情況出現──尤其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手腳冰冷會影響到工作效率、睡眠品質,到底該怎麼解決呢?營養師夏子雯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了「導致手腳冰冷的原因」及「改善手腳冰冷5技巧」,幫助大家從日常飲食及小動作做起,常保溫暖地度過冬天!
延伸閱讀:只要把握這幾招抗寒小秘訣,天冷也能穿得美美又不厚重
如何改善手腳冰冷:
01|適時使用辛香料入菜
02|飲用屬性溫熱的補氣茶
03|食用黑芝麻
04|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
05|晚上睡前泡腳
為什麼會手腳冰冷?
source:unsplash@sarunesed
營養師夏子雯整理出「手腳冰冷」的三大原因:
1.活動量不足,導致血液循環不佳:長時間久坐、鮮少活動或自身本來就血壓偏低的人,會使末梢血液循環不佳,而出現身體核心和手腳溫度有落差。
2.營養不均衡、貧血:節食減肥或偏瘦弱的女生,因吃得少、營養不夠均衡,也常伴隨著貧血狀況,而缺少鐵質則會影響血液中的氧氣輸送,使手腳冰冷。營養師高敏敏也對「補鐵」提出過建議:「動物性食物富含的『血基質鐵』是屬於人體吸收率較好的鐵質。男性一天應攝取10毫克,女性一天則應攝取15毫克的鐵。」
3.保暖不夠:單純的禦寒衣物不夠,或許是較容易著手的部分。要注意到頭頸部、四肢末端的保暖,採用多層次的「洋蔥式穿法」,方便隨溫度做變化;外套則可選擇防風功能、或保暖效果絕佳的羽絨外套。
延伸閱讀:羽絨衣挑選秘訣大公開!含絨量、充絨量、蓬鬆度三者是關鍵,挑對「保暖度」才夠
1.適時使用辛香料入菜
source:unsplash@eowyn1202
不論在西醫或中醫,都建議天冷或「體寒」的時候可以多吃一些辛香料,如蔥、薑、蒜、辣椒,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讓身體溫暖。在生活中,炒蔬菜的辣椒不妨多放一點;多喝老薑燉熬的湯品;至於大蒜,則要切碎生食才會獲得最佳的效益。
延伸閱讀:吃火鍋要注意這7點!湯只喝前15分鐘就好,吃一次麻辣鍋得慢跑三小時?
2.適量飲用屬性溫熱的補氣茶
source:pinterest@hwcmagazine、conunaese
適量飲用屬性溫熱的補氣茶,也能改善手腳冰冷的狀況。例如桂圓紅棗茶可溫暖腸胃、改善虛寒體質;薑片紅茶能袪風散寒、促進血液循環。要「西式」一點的話,肉桂拿鐵、肉桂可可也是不錯的選擇。肉桂不僅能提味,適量食用還能擴張末稍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所含有的「揮發油」也可幫助消化。
延伸閱讀:保暖食物怎麼吃?營養師教你「自暖系飲食法」,熱咖啡、熱茶竟暗藏高熱量陷阱
3.適量食用黑芝麻
source:flickr@Rick Elizaga、miniQQ
「黑芝麻」也有暖身的功效。不管是泡黑芝麻粉來喝,或是使用黑麻油入菜都行!黑芝麻所含的木酚素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血管恢復彈性、調節脂肪代謝──不過黑芝麻炒熟之後,所釋放的木酚素會比較多喔。「麻油煎蛋」是夏子雯很推薦的料理,放入麻油,小火煸薑片、煎蛋、加點米酒,暖身又美味。
延伸閱讀:台北「麻油雞」推薦這7家!阿男、阿圖、阿婧姑...麻油、米酒之外,現在還有加香菜的!
4.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
source:unsplash@fitmasu
都說要活就要動。運動可有效改善新陳代謝、抒發情緒及壓力,而睡前做些手腳的伸展活動,也能緩解因神經緊繃而引起的手腳冰冷,幫助血液流通。若在早起工作前散散步、做一點晨練運動,可以喚醒身體,讓整天都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
5.晚上睡前泡腳
source:pinterest@amazon、martat.fi
最後,營養師夏子雯建議可以在睡前用溫熱的水(約40℃以下)泡腳10-15分鐘,再穿上襪子保持溫度不散失。以中醫的觀點來看,則認為雙腳穴位密集,泡腳可刺激經絡;在水中加進一點鹽巴或生薑,更有助於促進循環。
延伸閱讀:泡腳養身也抗寒!!5招秘訣變美又保暖,晚餐後泡腳能排毒、還能防靜脈曲張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