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天激增上百例,直接突破疫情以來最高人數,防疫提升到第三警戒,造成台北由始以來首次「空城」景象,防疫人人有責,外出時應時時帶好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身為良好市民還有哪些「防疫知識」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呢?跟著儂編一起來上課!請先把「社交距離App」下載好,酒精不是濃度越高越好別盲目跟風買!
延伸閱讀:疫情第三級警戒,9大防疫措施一次看!全國休閒娛樂場所關閉、停止室內5人、室外10人以上之聚會!
1.這個App比交友App更重要
Source:衛福部
本週最火App不是股票也不是手遊,現在台灣最火App是這款由衛福部推出的「台灣社交距離」,先前台灣疫情還沒爆發,推出給國外先行使用,在台灣疫情爆發後,在衛福部大力推廣之下,成為人人必備App。或許你去哪會忘記,但這款App不會忘記,每日更新你的足跡與確診者做比對,若發現有接觸痕跡,就會通知你需注意,且不會為洩個資,保持社交距離人人有責!
延伸閱讀:防疫實用小物推薦Top5,疫情期間還是要走在時尚尖端,戴口罩不脫妝就靠「這瓶」!
2.回到家口罩要這樣丟
Source:Pexels@zydeaosika
千萬別保持著節省的心態,口罩回家就要丟!口罩外會沾染病毒與細菌,若與確診診接觸,很有可能會把病毒帶回家,若回到家亂放可能因此沾染物品,手不小心觸摸後,也有極大被污染的風險。脫口罩應從耳掛脫下,由內向外反折,再用彈性耳掛束起再丟到垃圾桶。有些人習慣吃飯時脫口罩就往口袋塞,這也是大忌,可別把細菌通通藏到口袋裡了!
延伸閱讀:床上工作成為風潮!舒適躺床背後:你拿什麼犧牲了健康?
3.不是每款酒精都能防疫
Source:Pexels@Castorly Stock
疫情期間酒精“身價”翻倍漲,但買錯比買貴更浪費!別以為每款酒精都有防疫效果,也不是酒精濃度越高越好,市售常見的高濃度藥用酒精有95%、75%兩種,專家實測「75%的酒精」,是最能達到徹底殺菌功能,換言之只要濃度介於70~78%的酒精都可以達到殺菌99%的效果,所以並非酒精濃度越高越好,包括常見的乾洗手也是!
延伸閱讀:維生素D怎麼補?專家推薦抗疫必吃7大食物,「這食物」吃一口就可補足一天所需
4.次氯酸水、酒精、漂白水差在哪?
Source:Pexels@Matilda Wormwood
市面上消毒水百百款,次氯酸水、酒精、漂白水改怎麼選?其實沒有哪個比較有效,三款都是依樣有效的,而是使用方式不同,「酒精」適用於人的皮膚,所以用來手部清潔等是最好入門的消毒液之一。「漂白水」、「次氯酸水」則較多用在環境消毒上,前者不能與家用清潔劑使用易產生毒氣,後者則可用在部分食品、餐具上,但使用時不可過度吸入,使用時應保持通風。
延伸閱讀:你也天氣變化大容易感冒?中醫師推3道超簡易「香菇養身」雞湯,提升免疫力還能抑制腫瘤!
5.回家後衣服全洗好麻煩
Source:Pexels@Karolina Grabowska
擔心把附著在衣服上的細菌帶回家,所以一到家全身衣服通通丟洗衣機嗎?其實不用這麼麻煩,像是外套或是不需有即刻清洗的衣物,可掛在陽台或通風處即可,切勿立馬往更衣室裡塞。若有出物高危險地區,如醫院、高風險地區等,可選擇用酒精、低濃度次氯酸水進行消毒,也可使用熨斗、掛燙機、烘衣機等高溫進行殺菌。
延伸閱讀:2020時代雜誌「風雲人物」出爐!蔡英文、 《寄生上流》導演、全球防疫人員都上榜,第一名竟然頒給“他”!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