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高溫席捲全台,對生活在都市的現代人來說或許不常直接曝曬在陽光下,但會因為頻繁進出冷氣房,讓身體一下熱一下冷的內外溫差,超容易引發中暑,導致頭痛頭溫、噁心反胃、四肢無力等症狀。這時我們通常會透過刮痧幫助疏通氣血,讓體內的熱氣可以排出減緩症狀。儂編整理由中醫師指點4大中暑刮痧注意事項,面對高溫預警快拿筆記寫下來吧!
延伸閱讀:中暑前兆有哪些?曬太陽頭痛、疲倦怎麼處理?夏日常見3種「熱傷害」症狀及預防...5觀念一次看!
1/刮痧越紅越有效?
Source:unsplash@AAlves
刮痧是對淤堵的身體部位,通常是頸肩、後背,在皮膚表面採用推刮的手法,進而活絡疏散淤積的氣血,幫助體內排毒,能夠有效調節氣血提升人體的自癒能力。所以我們刮痧後身上出現的紅色瘀血就經常被視為排毒成功,然而刮痧並不是刮的越紅代表越有效,皮膚只需要輕微的出痧,出現紅點即可,不需要為了追求大片出痧而用力過度。
2/從輕輕地開始 慢慢地加重
Source:unsplash@dahuang1231
居家刮痧的時候要注意力道,選擇邊緣圓潤的刮痧器具,力道從輕輕地開始,再根據對方的狀態慢慢加重力道,如果對方開始冒冷汗、臉色蒼白或是任何身體不適都應該立即停止刮痧!也要注意刮痧務必使用潤滑,常見的按摩油、椰子油、潤膚乳等等都可以,能保護肌膚被物件過度拉扯。
延伸閱讀:原來中暑還分「陽暑」和「陰暑」?中醫師教你輕鬆製作 10 種解暑飲品,小心整天待在冷氣房也會中暑!
3/不可以每天刮痧
Source:unsplash@Pheelings Media
刮痧的間隔通常需要隔周,或是等待上次的痧已經完全退紅才可以再刮。千萬不可以天天刮痧,會對身體造成過度的負擔。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刮痧,如果是孕婦、經期中並不適合,還有空腹、酒醉宿醉、身體有其他疾病或虛弱的人都不適合。
4/刮完痧要避風、補充水分
Source:unsplash@metamorworks
出痧其實是一種會耗損身體的療法,所以刮痧完畢兩三個小時內,身體是在一個相對虛弱的狀態,肌膚毛孔都張開,要特別注意不要吹風、吹冷氣、洗澡!也不適合直接進食,最好是在室內休息,並大量補充水分,可以加速身體的氣血循環!
延伸閱讀:含糖飲料、咖啡讓身體更缺水!夏季常見「脫水」症狀、如何補水及預防...4個重點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