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出門運動怎麼辦?快來嘗試日本正夯的「超慢跑」,改善三高與心肺能力,比慢跑更不傷膝蓋!

不想出門運動怎麼辦?快來嘗試日本正夯的「超慢跑」,改善三高與心肺能力,比慢跑更不傷膝蓋!

  • #跑步
  • #有氧運動
  • #超慢跑
  • #緩跑
  • #原地超慢跑
  • #節拍超慢跑
  • 不想出門運動怎麼辦?快來嘗試日本正夯的「超慢跑」,改善三高與心肺能力,比慢跑更不傷膝蓋!
  • 不想出門運動怎麼辦?快來嘗試日本正夯的「超慢跑」,改善三高與心肺能力,比慢跑更不傷膝蓋!
  • 不想出門運動怎麼辦?快來嘗試日本正夯的「超慢跑」,改善三高與心肺能力,比慢跑更不傷膝蓋!

由日本紅到台灣的「超慢跑」,又可以延伸為「原地超慢跑」「節拍超慢跑」,為低強度、步伐不大的跑步運動,甚至速度慢到可以邊看電視、聊天。而且超慢跑不需要雙腳騰空,只需交替踏步,因此不會像一般跑步那麼累。

超慢跑的好處不只提升身體健康、減肥,還能改善三高、慢性病。那到底超慢跑要跑多久才有效?超慢跑一分鐘幾下?原地超慢跑是有氧運動嗎?

延伸閱讀:慢跑、跳繩後怎麼吃瘦最快?營養師指點「有氧運動」後飲食4重點,這杯果汁竟能預防肌肉痠痛

     

超慢跑好處

不想出門運動怎麼辦?快來嘗試日本正夯的「超慢跑」,改善三高與心肺能力,比慢跑更不傷膝蓋!

source:pexels 

超慢跑訓練有許多好處,可以減脂、燃脂,避免復胖和提升體力、改善三高與糖尿病、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因為超慢跑屬於有氧運動,還可以增加心肺功能,運動也有助於紓解壓力、提升睡眠品質,並且比起慢跑,對膝蓋、關節的衝擊較小。

超慢跑的速度慢的特點,可以以約 6~8 公里/小時的速度來跑(和健走速度差不多),不會讓人感覺過喘、累。而這樣的跑速最大心率介於 60~80%(較適合減脂的心率區間為最大心率的70~75%),因此有助燃脂。

         

誰適合做超慢跑?

不想出門運動怎麼辦?快來嘗試日本正夯的「超慢跑」,改善三高與心肺能力,比慢跑更不傷膝蓋!

source:pexels 

超慢跑適合運動新手、長輩、肥胖族群等沒有運動習慣者。除此之外, 足底筋膜炎、膝蓋有問題,甚至換過膝蓋者,只要能夠走路,建議先在家以原地超慢跑來當每日運動。若擔心,也能諮詢過醫師的意見後再開始練習。

延伸閱讀:有氧運動、無氧運動該怎麼選?你常做的運動選對了嗎?有「這種疾病」必須進行無氧肌肉訓練!

        

超慢跑姿勢

不想出門運動怎麼辦?快來嘗試日本正夯的「超慢跑」,改善三高與心肺能力,比慢跑更不傷膝蓋!

source:pexels 

若在家赤腳跑,建議先鋪上軟墊或穿上布鞋再跑,避免受傷,腰背挺直跑,眼睛看前方,踏步時前足先著地,腳跟再落地,如此循環動作才能讓雙腳平均受力。要注意保持膝蓋微彎,保持ㄍ字型,增加膝蓋緩衝力,並留意步伐要小,步頻要快(180 步/分鐘):可以搭上節拍器的韻律感,跑起來更有節奏感(節拍設定速度 180,節律 2 拍),手臂則自然地擺動。

另外,超慢跑時只要記住「不痠、不痛、不硬、不喘」4 口訣:超慢跑時,原則上自然地呼吸、以能夠面帶微笑的步調跑步即可,很喘就可能是速度太快,而且速度快導致肌肉僵硬,乳酸也會迅速堆積,造成肌肉痠痛、疲勞。

        

超慢跑傷膝蓋?膝蓋痠痛?

不想出門運動怎麼辦?快來嘗試日本正夯的「超慢跑」,改善三高與心肺能力,比慢跑更不傷膝蓋!

source:pexels 

超慢跑是十分安全的運動,但有讀者做完超慢跑,會發現膝蓋、腳掌痠痛,可能是因為你的姿勢可能錯了!小腿、腳掌痠痛:正常的超慢跑是「前足先著地,腳跟再落地」,若只讓前足著地,就會變成反覆墊腳尖的跳躍動作,造成小腿肌群受力過大,導致跑完後腳踝或小腿緊繃、痠痛,甚至是足底筋膜炎的狀況。

膝蓋周圍痠痛:若只讓腳跟、腳掌著地,就可能造成膝蓋負擔加大,恐讓原本的膝蓋問題更加嚴重;膝蓋微彎的動作對膝蓋負擔較大,若此時膝蓋打直跑,對膝蓋的負擔又更大,導致膝蓋周圍痠痛的情形,應適度的做放鬆肌肉的舒緩。

        

超慢跑要跑多久才有效?

不想出門運動怎麼辦?快來嘗試日本正夯的「超慢跑」,改善三高與心肺能力,比慢跑更不傷膝蓋!

source:pexels 

正因為超慢跑速度慢到可以邊看電視、聊天,運動強度低,所以運動時間需拉長,對血液循環的幫助才會大。《核心逆齡節拍超慢跑》徐棟英老師指出,超慢跑至少要跑 20 分以上,而美國心臟醫學會的建議是 30~50 分鐘運動效果最好,可以根據個人狀況來調整時間。

延伸閱讀:躺在床上卻難以入眠?睡前遠離螢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練習冥想有效改善睡眠品質!

      

運動後注意事項

不想出門運動怎麼辦?快來嘗試日本正夯的「超慢跑」,改善三高與心肺能力,比慢跑更不傷膝蓋!

source:pexels 

衛福部提醒,運動應適時補水。喝水不但可以用來補充運動後流失的汗水,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維持正常體溫等,每天攝取足夠的水,是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重要方法。

運動前:運動前 30 分鐘,就應該先補充水分 300 至 500 毫升

運動中:在運動過程中,每經過 20 分鐘,應該再補充水分 100 至 200 毫升

運動後:再充分的補充水分

另外,若在冷氣房中運動時,隨時準備一條毛巾,盡量提早將汗擦乾,避免降溫過多,造成感冒。

       

原文出處:良醫健康網
主圖來源:pexelspexels 
更多內容:

跑步是「天然的鴉片」,為何醫師這樣說?國外爆紅「踮腳尖超慢跑」3大重點一次看,燃脂又練心肺

5種方法告訴你:跑步機這樣跑才有用!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不想出門運動怎麼辦?快來嘗試日本正夯的「超慢跑」,改善三高與心肺能力,比慢跑更不傷膝蓋!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