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昨日出席《大武山下》新書發表會,這是她生涯首部長篇小說,有別於25年前《野火集》的強烈批判,2020年的《大武山下》綜合懸疑、推理、靈異、生態,深刻紀錄生長土地,再次成就專屬於台灣人民的華語文學經典!
龍老師好久不見
睽違3年,龍應台為了照顧年邁母親離開台北,在一個雨天她帶著愛貓們毅然趨車開往屏東,度過了將近3年的南部鄉居生活。當初只是單純陪媽媽的舉動,無心插柳釀成寫出長篇小說《大武山下》的契機。
延伸閱讀:寒舍嶄新旅館「MU寒沐」礁溪開幕! 深夜拉麵、檜香溫泉、豐盛早餐…編推5大必去點
大武山、窗外日出、貓咪,這就是生活
龍應台在南部的住所距離大武山大約1.5公里,遠眺可看見北大武和南大武山峰相望,一扇窗迎著日出和愛貓,伴著讀書筆記,就這麼度過閒適的3年時光,偶爾貓咪在鍵盤上輕踩而過,在螢幕上的文件留下一長串亂碼符號,龍應台笑說「這就是生活」。
怎麼可能不寫小說呢?
在鄉村,龍應台多半開著車四處趴趴走,沿著往枋寮的185公路上,隨處可見鳳梨、香蕉、檳榔…等果園,龍應台開朗笑說,「這樣的風景,怎麼可能不寫小說呢?」偶爾停駐在溪畔,「那就下去洗個腳吧」,這樣閒適的生活,不曉得讓多少都市人都感到欽羨。
科學家、生態學家、植物學家、文學家以及「雞專家」
《大武山下》涉略題材廣泛,讓龍應台被讚譽為科學家、生態學家、植物學家和文學家,如今龍應台自稱「雞專家」,帶著眷養的雞「巧克力」去看醫生,她說每天看著母雞下蛋是最療癒的事情,也比別人多花了一點時間在觀賞蝴蝶鑽進軟枝黃蟬花朵之中,在腳上沾滿蜜粉的模樣,或許作家就這麼比一般人多了份浪漫的因子吧。
延伸閱讀:日本紅牌雜誌《POPEYE》都來過!「Lucy Martin Art Bookshop&Café 」讓民生社區終止出走潮!
懂得為了生活而去…
不論是清晨4點多的魚市場或是夏日午後的長蔭大道,都可見龍應台的身影,還有蕉農看見龍應台在樹下閱讀特別帶了香蕉前來打招呼,台灣土地的人情味深深使人感動,龍應台笑說,20歲自己初登大武山,65歲再次登上大武山,不同的是自己是真正「為了生活而去」。
延伸閱讀:2020全球最幸福的國家排名!冠軍連續3年超越丹麥、瑞士,台灣排亞洲第三、香港名次下滑
屏東就像豬腳
發表會上龍應台笑稱自己是台灣第一位發現屏東就像豬腳一樣的人,並秀出地圖佐證,引來滿場哄堂大笑,她也說在屏東的日子,「不問靈感在哪裡,因為每天生活就是這樣」。
延伸閱讀:屏東80年古蹟級「驛前大和旅社」變身時髦咖啡廳!不刻意翻新只為保留歷史的痕跡!
《大武山下》是一部博學小說
《大武山下》全書涵蓋範圍廣泛,多達約200種植物和100多種動物,當時出版社人員看見龍應台隨手的塗鴉如獲至寶,便將此加入書本的內頁,龍應台也展現了自己為愛鵝「肉圓」和羊頭人身的14歲少年所畫的插圖,接著介紹自己所繪製的地圖,希望該地圖能開啟未來的文學觀光。
延伸閱讀:Gucci塗鴉藝術牆換新衣!接續米蘭等地「永康街」成IG最新打卡點
感謝屏東人的渾厚與善良
談及這3年的屏東生活,龍應台語帶感謝:「我的感恩是這三年裡,周圍對待我的人,對待我的那種淳厚和善良。它真的洗淨、洗清、療癒了我在台北政府的工作,那段時間裡所產生的各種負面情緒,它療癒了我、也洗清了我。」接著說道「在台北這個政治中心裡所有的糾結,它不是世界的中心,它不是宇宙的一切。真正的宇宙、真正的世界,其實是在那個離泥土最近的地方。在這個意義上,它非常非常的療癒了我。」
延伸閱讀:【克編雜記】《與惡》的啟示!願我們長大後,心中還能保有單純的善良與正義
source:龍應台 - Lung Yingtai@FB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