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第六年的《桃園地景藝術節》這次以「保一總隊大湳舊營區」為核心展區,周圍展區如桃園市兒童美術館、西坡埤塘生態公園、溪濱公園、中大公園等地也有不容錯過的作品。這次力邀國內外藝術家來桃園現地創作,並在各個展區設置國內外藝術作品,總共有34件藝術裝置來大家來到這邊駐足不只拍照打卡還能體驗藝術,當中最受矚目的打卡點就是萌軟雲朵、發光山丘、以及被稱為「桃園版戶外Teamlab」的「大湳森之光」通通都在這次《桃園地景藝術節》!
必拍一:「自然舞衣」
第一個必拍的點就是「自然舞衣」,因為夜裡會發光所以儂編直接叫他「發光山丘」,位在展區中段制高點的攀降臺,近看像地面突起的山陵,遠看像金字塔,高逾六公尺與戶外的草地銜接,到了夜間還會點燈變成一個發光的山丘。
延伸閱讀:膠帶也能變成裝置藝術!柏林爆紅超酷「聚膠行動#TapeArt全球首展」在松菸
必拍二:「歡聲笑雨」
儂編覺得看到這個萌軟雲朵,就想到孫悟空的觔斗雲(扯遠),這個藝術作品叫做「歡聲笑雨」,以七朵團狀的白雲組成,此外,他們不但會自己降雨,到了夜裡,還自帶專屬spotlight,真的是非常療癒,浮雲降雨,四濺的水花,一片煙霧瀰漫,是不是站到前面拍照自己就自帶仙氣了。
延伸閱讀:地表最美打卡點!奇美博物館《有影無影?影子魔幻展》特展,置身魔化世界大玩影子戲法
必拍三:「大湳森之光」
全長兩百公尺的森林光雕環境劇場,就算稱為「桃園版戶外Teamlab」也不為過。這個名為「大湳森之光」的光雕劇場,其實背後是有洋蔥的,以台灣近乎滅種的「黃鸝鳥」為主角,由歌手「娃娃」魏如萱獻「聲」導覽揭開展演序幕,敘述黃鸝鳥在尋覓居處的旅途中來到「大湳森林公園」,與許多動植物朋友一起合鳴共舞的奇遇記。
延伸閱讀:桃園市立新圖書總館設計美爆!網友:北投圖書館都被比下去了!
必拍四:「飛越桃花源」
耕耘公共藝術創作超過二十年的徐秀美藝術家,今年的在地景藝術節展出的《飛越桃花源》,從外觀看絕對是個好的打卡點,從正面看像是花瓣形狀的在風中將要飄落,從側邊看則像一隻黃色的鸝鳥倦飛,卻被籠罩在藍色的鳥籠之中。
延伸閱讀:桃園《石門熱氣球嘉年華》6/15登場!從早午餐到夜景餐廳都幫你準備好
必拍五: 「大湳豎空」
《大湳豎空》(Vertical Emptiness in DP)位於展區西南側一處房舍裡,從外觀看其實是一個樹狀被倒置定格的樣子,凸顯出反重力的空間感。打造這個《大湳豎空》藝術作品的人,是來自日本的大西康明,這位藝術家擅長用不起眼的透明材料打造出空靈且具沉浸感的裝置藝術。
【《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資訊】
活動時間:9月6日至9月22日
主展區:桃園大湳森林公園
副展區:桃園市兒童美術館、西坡埤塘生態公園、溪濱公園、中大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