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聞攝影獎自1955年以來每年舉辦,讓來自各方的攝影師透過鏡頭讓這些值得關注的議題被看見,今年共有來自125個國家或是地區的4,282位攝影師參加,總計有73,996張照片參賽,其中有30位是第一次入圍這個比賽。除了環境類別之外的「當代議題」、「自然」和「突發新聞」都有卓越作品,讓人們對這一的主題提高重視。在自然中獲獎的照片令人震撼,為動物們感到擔憂,人類自私的行為已經影響到牠們生存,照片訴說人類的無情,動物無力反駁中犧牲。
延伸閱讀:2019秋冬穿搭一定要有「動物紋」!13款斑馬紋、豹紋、蟒蛇、鱷魚紋單品推薦
最後的道別(Final Farewell)
在印尼紅毛猩猩主要生活在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島,但隨著棕櫚園被砍法、礦業的盛行,讓紅毛猩猩受到威脅,蘇門答臘猩猩只剩下約14,000隻。照片中的小紅毛猩猩只是在果園中吃水果就遭受到人類對著他開槍,74枚氣槍打在牠小小的身軀,造成牠失明、鎖骨斷裂,這一幕被攝影師Alain Schroeder記錄下來,命名「最後的道別」僅僅一個月大的紅毛猩猩不久便在手術台上離開了,此張照片獲得「自然類單幅首獎」。
延伸閱讀:沒有switch也能玩!手機版《動物森友會》免費下載教學,手遊控晚上不用睡覺了!
拯救紅毛猩猩(Saving Orangutans)
Alain Schroeder關注紅毛猩猩的議題,還以拯救紅毛猩猩獲得「自然類故事首獎」,喚醒人們對動物保護的意識,在這世界有一群人正在為維護紅毛猩猩生存而努力。蘇門答臘猩猩保護計劃(SOCP)等組織專門照護受傷、走失或是被非法圈養的紅毛猩猩,希望在人類的保護下可以牠們恢復健康,重返自然。
延伸閱讀:「善待動物不會使人類少一塊肉。」5句經典名言讓你認識《小丑》瓦昆菲尼克斯!
接近美墨邊界圍欄的走鵑
(Roadrunner Approaching the Border Wall)
「自然類單幅亞軍」Alejandro Prieto攝影師拍下一隻大走鵑靠近美國亞利桑那州納科市的邊界圍欄,隱射美國總統川普在美墨邊界建立圍牆,貫穿了北美生物最豐富、最多樣化的地區之一,讓動物家園遭受迫害。川普還提議到2021年再延伸800公里,因此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警告,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對23種瀕臨滅絕和處於危險中的物種產生負面影響。
延伸閱讀:除了貓島外,日本還是動物天堂!到兔子島、狐狸村、松鼠園療癒身心
多尼亞納之王(The King of Doñana)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資料,在西班牙和葡萄牙部分地區伊比利亞猞猁是世界上最瀕危的貓科動物,由於森林棲地的破碎化、遺傳隔離、為取皮毛的盜獵,以及食物減少,該物種已瀕臨滅絕。在1960年代初估計約有5,000隻,如今只剩下數百隻。「自然類單幅季軍」Antonio Pizarro Rodriguez拍攝下兩隻伊比利亞猞猁在聽到獵人的槍聲後被嚇到的樣子,人類不但沒有保護牠們,還在進行獵殺行為相當殘忍。
延伸閱讀:可以不要這麼搞笑嗎? 2016野生動物喜劇攝影獎出爐囉!
危機中的穿山甲(Pangolins in Crisis)
「自然類故事亞軍」得主Brent Stirton以穿山甲為題材,拍攝出人類對牠們的冷酷無情,血腥的畫面透露穿山甲面臨的危害。穿山甲遍及亞洲和非洲部分地區,亞洲某些地區因為傳統醫學而推崇穿山甲鱗片,牠們的肉也被認為是美味佳餚,因此受到許多人類捕捉。野生動物貿易監測組織TRAFFIC在2017年的報告指出,穿山甲是目前世界上非法交易最大量的動物,在過去10年中估計至少有100萬隻遭到盜獵,而所有8種穿山甲都受到國家和國際法律的保護。
延伸閱讀:強調「不做動物試驗」的THE BODY SHOP,業績疲乏不振?老闆要換人當!
貂熊,北極鏟雪機
(Wolverine, Arctic Snow Machine)
Peter Mather是「自然類故事季軍」得主,以拍攝貂熊的生環境為主。在阿拉斯加北部的因紐皮雅特人特別喜歡用貂熊的毛皮來做大衣的內襯,近年受到環保主義者的勸阻,這種做法越來越減少。儘管皮草貿易正在減少,但氣候變遷可能導致的春季積雪減少,牠們龐大的領地需求和較低的繁殖率。氣候變遷牽涉每一個人,或許你覺得阿拉斯加離你遙遠,但你的舉動都會影響貂熊等其他動物的生存,因此別再漠視浪費不必要的資源,有可能你也會成為無形中的加害者。
延伸閱讀:有柴柴就給讚!療癒系動物電影《柴公園》,絕對是柴奴們必看的專犬電影!
source:世界新聞攝影獎
編輯整理:林芊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