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終於到來,涼涼的天就算只窩在家也很舒服。進入變冷的天,替家裡營造點「Hygge 感」會是個不錯的主意。 hygge 是丹麥人最重視的生活精神(發音類似「hoo-guh」),來自北歐黑暗冰冷的大地,它涵蓋的意思有舒適、滿足、和諧、平靜──你能藉由簡單的環境布置來達到這種感覺。好奇它究竟代表了什麼樣的設計元素,又還有什麼樣的內涵嗎?往下了解這 5 個 hygge 居家設計靈感。
延伸閱讀:室內設計「秋季感」如何營造?4大重點掌握:大地色、格紋織品萬年不敗,換上毛茸茸地毯和織品「暖色調」最加分
1. 選用溫暖又柔和中性配色
source:Daniil Silantev@Unsplash
hygge 的顏色是溫暖的、柔和的、舒適的,你應該試著將家中的顏色營造成這些感覺,讓你覺得回到家非常放鬆舒服。避免冷硬或鮮豔刺激的色彩組合,想像一下商業區的摩天大樓,清水模的現代風格設計,或普普風藝術的掛畫──這些感覺幾乎算是 Hygge 的對立面。因此米色、木色、淺灰等中性色就是你在找的顏色,這些家具或家飾請盡量以單色、線條造型簡單為主。
延伸閱讀:極簡風居家設計掌握6技巧 !室內建議採用暖黃光,非極簡的顏色切勿沾上邊
2. 紋理選擇編織品、木製品
source:cottonbro@Pexels
顏色之外,「觸覺」也很重要,這關乎於你的使用體驗,物品的紋理也能為空間創造層次以及深度。「編織品」、「木製品」是最推薦的兩種選擇,如針織沙發套、針織地毯、編織的靠枕或籃子,這些東西給人柔軟溫暖的感覺──木製品亦是,採用木質的家具、木地板,且多保留一些自然的紋理痕跡。若家裡大面積的顏色暫時難以變化,不妨就先從這兩種材質的單品開始增添。也記得,覺得空間「少了一點什麼」的時候可以種點植物,植物減輕你的壓力、改善你的心情,為房子帶來生命力。
延伸閱讀:室內小盆栽推薦這5種 !新人種植「黃金葛」最好養 ,虎尾蘭幫你吸收8成有害空氣
3. 善用蠟燭作為你的「裝飾照明」
source:cottonbro@Pexels
說到 hygge,會想到下著雪灰濛濛冷颼颼的窗外,屋內的你在黃橙橙的壁爐前暖身子──是的,大部分的台灣家庭永遠用不到壁爐,但我們要想像的是那樣質地的光線。善加利用自然光,日照量少的北歐多以窗戶引入室外光線,並以淺色粉刷反射自然光,使環境更明亮。建議室內選用 2700K - 3000K 的暖色光,並學會「至少使用 3 種光源」的照明技巧;「蠟燭」會是適合 hygge 的元素,它更低調、溫暖、浪漫,可使用燭光作為你的「裝飾照明」,蠟燭最好還能有一些香氣(讓你想起雪地裡的小木屋),讓待在家的時間更放鬆舒適。
延伸閱讀:「室內燈光設計」掌握5條守則!暖色光、柔白光適合用在「這裡」,「這撇步」教你避免眩光
4. 打造一個家裡的「幸福小窩」
source:cottonbro@Pexels
據說丹麥人會在家裡打造一個「幸福小窩」,那就是你平時或躺或坐、享受生活的地方。這樣的地方稱作「hyggerkrogs」,例如是壁爐前一張蓋了毯子的扶手搖椅和腳凳,或被書櫃包圍、有一盞閱讀立燈的柔軟沙發。善加利用以上這些元素,打造一個自己的 hyggerkrogs ,讓家裡永遠有一處能遁逃生活紛擾的小地方等待你。
延伸閱讀:北歐設計掌握5個重點!「簡單」不等於「極簡」,基礎的灰白中性色系連Ikea也follow
5. 少即多、專注當下的 hygge 精神
source:Anastasia Shuraeva@Pexels
以上四點,好像一直在勸你買東西嗎?事實上 hygge 的精神反倒要勸你少消費一點,重視實用與少即多,只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來布置家裡。西方很多家用品品牌會把 hygge 當成廣告標語,忘記(或故意忘記)它一種精神狀態,重視的是人與人的交流、專注於當下,譬如在餐桌上和家人好好吃一頓早餐,或一個人不疾不徐地泡澡,然後喝一杯熱巧克力。是這些簡單平靜的事情──懂得用這樣的心去享受生活,你的家自然會有自己的 hygge 感。
延伸閱讀: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Top10!台灣狠甩日本勇奪亞洲第一!不丹拱手把寶座讓給"它"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