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台灣兵役制度的改變,讓不少兵營和軍事基地正在積極轉型,為原有的結構以及閒置的土壤,賦予嶄新的價值與意義,像是:文創園區,或是住宅利用等。然而,不同於我們在台灣看見的案例,這回,將視角拉到波蘭南部的西里西亞(Silesia),或許能重新改變我們對「軍事用地」活化案例的想法。
延伸閱讀:「行人地獄」台灣可以參考!巴塞隆納「人行道設計」綻放朵朵花卉,讓走路變成一門藝術
從「封閉」轉為「開放」
位於波蘭西里西亞的霍茹夫(Chorzów),有一處全新的多功能公共公園。原本這裡,是一處「廢棄」的軍事基地,不過,透過當地大學和設計團隊的一起參與合作,讓這塊土地有了全新的樣貌。混凝土的面料、幾何的切割圖騰,再配上多樣的綠色植栽,將「禁止進入」的軍用土地,開放給周遭的居民使用。
延伸閱讀:全台首間無印良品「共享」辦公室在新竹!「森 SPACE」揉入日式極簡美學,在工作中享受生活
賦予公園更多「獨特性」
這項改造計畫由當地的波蘭西里西亞大學(University of Silesia)主導,與波蘭設計公司 SLAS Architekci 合作。起初,在設定使用空間的年齡層上,以「年輕人」為主。但後來,決定不侷限於任何年齡層。不只是放入「使用空間」,而是打造與大自然「共生」的環境,如同一棵木、一朵花,皆是獨一無二的。
延伸閱讀:是中醫診所、也是餐酒館!屏東最美天際線:良悅建築新作「太丞醫家」和「阡陌一肆」,入選「世界建築獎」
強化社區居民的「連結」
此次設計核心的價值,是讓居民「回到」這一座土地。這裡,不再是封閉的軍用地,應該將其開放出來,注入更多活力與可能性,亦是空間取名為「活動區(Activity Zone)」的原因。起初廢棄黑暗的一隅,如今轉為明亮寬敞,吸引當地人穿梭與停留、玩樂或休憩,建立居民的情感,形塑良好的居住品質。
從生活的細微感受幸福感
這座公園揉入一抹溫暖的氣息,從休憩區、兒童遊樂設施,再到運動場,彷彿是一座社區型的「主題樂園」。環繞於綠化的植栽,讓居民可以透過季節不同的變化,感受不一樣的環境氛圍,入選「歐洲當代建築獎」。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現今,這項案例顛覆了我們的認知。幸福,源於生活中細微的感動。
Source: Designb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