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設計展覽之一,每年四月米蘭設計週(Milan Design Week)匯集全球重要的設計,展示最新傢俱、照明、時尚、藝術,以及建築等,重要領域作品。今年,四位台灣設計師張家翎、李佳玲、賴亭安、張庭瑄,共同策劃《弦外之音 UNDERTONE》展覽,突破你對傢俱的想像,值得你認識。
延伸閱讀:免費下載梵谷、莫內的作品!美國蓋蒂博物館開放 16 萬張高清晰圖檔,一口氣擁有大師級畫作
《弦外之音 UNDERTONE》
擁有台灣工業設計教育背景,台灣設計師張家翎、李佳玲、賴亭安、張庭瑄,以「弦外之音」貫穿主軸,其概念啟發自日本平面設計師杉浦康平的「造型思考理論」,於 Isola Design District 進行獨立展出,探索「造物」於生活空間的狀態,突破過往功能性設計的公式。
延伸閱讀:【2024 巴黎奧運】法國全新地標!巴黎奧運「水上運動中心」落成:最高容納五千人、這個「時間點」開放
1. 張家翎 messagingleaving
張家翎擅長以「材質物性」發展創作脈絡,本次運用金屬的色彩質變為核心,發表《Bluing Series 藍鏡系列》。作品透過金屬薄膜反射出實際不存在的顏色,使鏡像的「虛部」疊合周圍環境的「現實」,進一步延伸至傢俱家飾,應用工業規格管材發展為立鏡、邊桌,兩件品項。
延伸閱讀:整修三年!全新「基隆美術館」正式對外開幕:展覽亮點、空間設計、開放時間一次看
2. 張庭瑄 tins.
創作者張庭瑄以蠟材為主角,在與材質的對話中探索人與物之間的細膩互動。《Dipping 重塑》以最為古老的蠟燭浸泡製法(Dipping Candle)出發,層層堆疊出嶄新的現代物件樣貌;《Water Mold 流動之形》以水作為形塑流動物質的模具,在雙重的有機性中找尋與變動共存的方式。
3. 李佳玲 Pieces of Jade
織品創作者李佳玲自交疊的時空故事中編織出具有詩意的作品。《The Whisper of the Stones 石頭的低語》講述台灣東南邊的島嶼蘭嶼與白花蝴蝶蘭凋亡的故事,以傳統工藝絎縫(Quilt)技法製作軟雕塑 ,柔軟的刻痕出紋理,模擬原始人類社會的石雕記事行為,並延伸出服飾配件、空間壁飾等作品。
4. 賴亭安 ercoffice
擁有工業設計背景的賴亭安專注於材料實驗和未來工藝,延續去年 3D 砂材列印系列,繼續探索人造物與自然物之間的界線。本次作品《Fieldstone 積石》從傳統石牆堆砌中汲取靈感,聚焦數位製造與傳統石匠技藝融合的可能。透過數位製造與參數設計,呈現出模擬「自然」而能精準堆疊積層印製的邊桌。
Source: UNDERTONE、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