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世界博覽會(Expo 2025)正如火如荼籌備中,選址於日本大阪人工島夢洲,預計明年 4 月 13 日正式開幕。近日,主辦單位公布「瑞士館」的建築設計圖,找來瑞士建築大師曼努埃爾·赫斯(Manuel Herz)操刀,透過五座輕量化球體,打造一座「會呼吸」的新型態建築,帶領我們重新思考建築的價值。
- 瑞士建築師「曼努埃爾·赫斯」打造
- 五座「球體」構成大阪世博瑞士館
- 2025 世博瑞士館「循環性」建材
- 大阪世博瑞士館重新定義「建築」
瑞士建築師曼努埃爾·赫斯打造
Source: Manuel Herz/Julien Lanoo
2025 大阪世博「瑞士館」找來「曼努埃爾·赫斯」瑞士建築師團隊操刀。多年來,曼努埃爾·赫斯擅長透過建築設計,去反思居住者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從過去他的作品中,不難看到其脈絡,透過設計的解構,讓建築不是拔地而起的巨大量體,而是與周遭環境緊密結合,打造一座可以「呼吸」的永續性建築。
延伸閱讀:2025 大阪「世界博覽會」搶先看:全球最大木造建築「大屋根」、荷蘭館、捷克館、義大利館,一次公開!
大阪世博瑞士館由五座「球體」構成
這座「瑞士館」最大的亮點,莫過於由五個「輕量化」的球體組構,它的材質為聚合物塑料(ETFE),是一種「氣壓」球體,藉由雙層薄膜與支撐結構,嘗試將建築量體變得更加輕盈,同時降低建築工程的碳排量。2025 世博瑞士館透過一顆顆球體的形塑,串連參觀動線,種植多樣植栽,突破傳統建築框架。
延伸閱讀:2025 世界博覽會「科威特館」搶先曝光!找來 LAVA 建築團隊操刀,靈感源於中東沙漠的「星空」
2025 世博瑞士館「循環性」建材
瑞士館在製作的過程,也在思考世博會結束後的「永續性」。其館內皆採用「可持續性」的模組化結構,由可回收的材料製成。即使世博會落幕後,這些材料還可以重複被使用、製成家具,以及循環利用。不單單只是一座降低碳排量,以及與自然共生的建築,而是一座可以被複製、被持續使用的建築。
延伸閱讀:法國最重要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巴黎「龐畢度中心」明年起閉館:翻新計畫曝光,預計 2030 年重新開幕
大阪世博瑞士館重新定義「建築」
2025 大阪世博「瑞士館」改變建築的既定輪廓,除了展現先進的建築技術與突破性的設計邏輯,同時也傳遞環境保護的知識性,透過球體的串連,也為我們的未來提出大膽性的假設,這會是我們以後的建築輪廓嗎?建築大師曼努埃爾·赫斯透過可呼吸的建築作品,也拋出更多可能性,反思我們為何需要建築?
Source: Expo 2025/Manuel Herz Architects
【2025 世界博覽會】
日期|2025 年 4 月 13 日至 10 月 13 日
地址|日本大阪府大阪市此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