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導王家衛執導第一部電視劇《繁花》話題持續發燒,以90年代老上海時空背景為故事主軸的它,於劇中展現的衣著行頭,妝容與髮型不僅將時代感凝膜地很到位,細膩地藝術工藝更讓劇迷猶如走進時空迴廊般印象深刻。尤其,女主角之一的汪小姐(唐嫣飾演),那性格鮮明的狂野羊毛捲髮,更是一亮相便大受討論!到底這頭「羊毛大捲髮」之於老上海有著什麼獨特意義?上海捲髮造型的興盛又是從何開始?跟著儂編細細回顧。
延伸閱讀 : 王家衛《繁花》為何好評如潮?5大必看理由揭秘:胡歌、辛芷蕾重現90年代上海商戰,每一首歌都成為話題焦點
女明星搶排隊的「永久型燙髮」
SOURCE : 唐嫣@微博
上海是中國對外貿易的樞紐,更是當地最早凝聚時尚意識、財經文化的重鎮,甚至聊起上海灘,想必多數人腦海中都能浮現風姿綽約、紙醉金迷的中華女性與風華景致!其中捲髮更是你我最常看見的指標性符碼!然而,要回朔起上海捲髮造型的演變史,便得從1920年末開始說起。
SOURCE : 繁花@微博
20年代後期歐洲的新式燙髮機首度引進上海,並成為當地象徵頂流風尚的造型首選,不過當時的燙髮技術尚未純熟,呈現出來的捲度立體且"永久",雖然會造成髮質一輩子無法還原的傷害,仍然讓眾多貴婦、時髦女性甚至女明星趨之若鶩,甚至當年的時尚雜誌還曾刊載過一句話:1930年代的時髦造型中,首要不可缺少的就是將頭髮燙成Permanent Wave(永久波纹)!
延伸閱讀 : 胡歌陸劇再+1!王家衛首部電視劇《繁花》,7年打造《花樣年華》規格
天價服務,有錢不一定消費得起?
SOURCE : 唐嫣@微博
上海經濟於20世紀迅速飛升,也帶動了當地進出口貿易的興盛,不只精品、珠寶、皮件、化妝品等高價單品大量引進,「燙髮」這項服務與技術,在30年代時期也被華人視為:富人才消費得起的舶来品!據了解,當時在高級髮廊享受各式波浪捲度的電燙髮型,需花費約15大洋(1大洋約等於9萬人民幣),費用驚人之外,技術的稀有性更不是有錢就能燙得到的呢!
延伸閱讀 : 《繁花》玲子馬伊琍的保養秘密!揭密雅詩蘭黛「第一瓶頂級乳霜」4大傳奇:上海貴婦瘋搶的原因是這個...
80年是燙髮黃金年代
SOURCE : 唐嫣@微博
在70年代之前,上海盛行的捲髮造型仍舊以古典、守舊的中式大波紋捲髮為大宗,再加上中間曾經歷了一段文化動盪,使得流行文化曾停滯了十幾年,直至1978年後才有了顛覆性的轉變。70年代後,受到歐美自由意識的影響,上海女性對於美開始有著強烈的渴望,最標誌性的改變便是髮型。幸運的是,當時上海政府積極落實消費項目的經營,讓美髮產業更具系統性,爾後幾年,日本、德國的美髮設備與新技術相繼引進上海,女性在燙髮的選擇、接受度上也有更多的想法,藉此1980年代的上海,可說是燙髮風潮的黃金巔峰。
歐美風尚走入民間
SOURCE : 唐嫣@微博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影視明星逐一竄起,中國沿海地區的時尚意識也更加敏銳,尤其歐美風突破重圍成為女性的造型首選。波浪捲、捲瀏海、嬉皮小捲等多變捲度,甚至直髮燙盛行,女性除了燙髮更著迷於多變的染髮款式,燙髮逐漸普及、走入民間,也成為當時上海女性展現魅力的首要途徑。
捲髮大眼鏡竟有來由
SOURCE : 唐嫣@微博
回過頭看到汪小姐的招牌羊毛捲復古造型,妳可能會好奇,這樣狂野的髮型又是從何發起的呢?事實上,這一切風格養分都拜歐美嬉皮風尚所賜!80年代後歐美流行文化滲透上海,當時的女孩們更狂熱於燙起爆炸頭、羊毛小捲,其中密集捲度配上大框眼鏡的造型搭配,在當年可是同步於西方、上海最時髦的象徵呢!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