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意妝髮穿搭,也在意舉止談吐,但在我們看不到的體內黑暗之處,卻蘊含著操縱一切外顯樣貌的機制與脈動,控制著我們是容光煥發抑或憂鬱蒼白,也操縱著我們是年輕氣盛還是年老色衰。這副皮囊之下的美麗與哀愁,本月由這幾本書帶妳來領略見識!
《解剖維納斯》:美人臟器在剖刀下盛開
翻開這本圖鑑,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又一幅瑰麗卻詭異的女子蠟像:有的神情安詳地躺在絲絨床墊上、血紅內臟卻暴露在空氣中讓人觀賞,有的在外露的扭結大腸上,繫上了打成蝴蝶結的絲質緞帶,也有的穿戴著精緻珍珠項鍊、頭上頂著金冠,神色愉悅地任人剖肚開腸。
這些蠟像雖然做工精湛,美感一絕,卻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為什麼從現代人眼光來看,這些解剖美人蠟像是異色的、獵奇的呢?
《解剖維納斯》作者是位獨立研究學者,在書中囊括了150具十九世紀的精良蠟像以及無數相關圖檔文獻,探討在幾百年前,人類是如何把宗教、哲學、科學與娛樂等領域視作深切關聯的學問,而非如今我們普遍認為是「隔行如隔山」、毫不相干的事物。這些「削開的美人」們,在腐壞與美麗的衝突角力中,深刻反映了人類對死亡、生命與永恆的好奇。
.png)
《食療聖經》:讀過一次受用無窮的食療寶典
造成現代人死亡的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肺癌、乳癌與自殺性憂鬱症,其實都不是短時間內會發生的疾病,而是器官長時間發炎的漸進結果。基因會遺傳,但很多人忽略就連飲食與生活習慣也是一代傳一代,許多人將得病的原因歸咎給家族基因,但其實大半時候健不健康仍是由個人選擇的飲食與運動習慣決定。了解身體與營養的運作方式,不僅能看穿藥物與昂貴保健品的商業計倆,更可以保障自己一個健康長壽的未來。
《食療聖經》由兩位名醫合著,首先以淺顯易懂的筆觸探討殺死現代人的多種疾病,再以實用好記的方式指導讀者該怎麼吃、該怎麼生活。一位醫師曾說,現代人只是「看起來」更長壽,但若生命的最後數十年都在大小病痛中度過,這樣仍然算是長壽嗎?
.jpg)
《腸漏,發炎的關鍵》:療癒身體發炎的源頭
好的習慣會影響一個人的狀態一輩子。想要保持健康與減肥的人,更要注意一些下意識的飲食習慣,在不知不覺中溫和調整「體質」,讓減肥保健事半功倍! 曾為臺大醫學系醫學士、美國功能醫學研究院(IFM)醫師會員、臺灣肥胖醫學會肥胖專科醫師等專業經歷的吳佳鴻醫師,認為身體的組織、系統、器官的生理運作,都是彼此緊密相關、互相影響,而非獨立運行的。在《腸漏,發炎的關鍵》裡,他講到數個重要的生物概念與飲食習慣,能有效幫助攝取均衡營養與減肥,方法與觀念對了,好的成果自然一一實現。
.jpg)
《結痂》:人生就像不斷受傷又癒合的痂
人生或許可以用結痂來比喻───不斷地擦傷碰撞、疼痛流血,待傷口慢慢復原之後,或許哪天舊傷又被撕扯開來,只是今日的感受或許和昔日不再一樣了。
繼《這裡沒有光》後,追奇推出第二本詩集,總和2015年冬天至2017年夏天的日子80首,描述詩人在受傷、反思與復原之間的循環過程。因應如此像圓一般無止無盡又不斷發生的結痂事件,詩集本身打凸的書衣與網目紗布的設計讓人像真實地觸摸到心中的結痂傷口,而內頁則選用表面有凹凸紋路的富麗卡,拿在手中細細翻閱,透過手感能深刻感受到詩人字句的溫度與力量。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