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夏日炎炎,除了冷氣,由內涼到外的避暑方式才療癒,這也是為什麼暑假一開始就會有大把鬼片上映,涼颼颼的劇情加上冷氣總開到最強的電影院,確實是能讓整個人凍起來的好方法,但對鬼片過度敏感或完全無感的影迷來說,或許跟主角們一起飄蕩在黑漆漆又空無一人的無重力外太空中能更加涼爽,以下由非常怕熱又狂愛未知太空的Bella編輯強力推薦10部太空電影,體驗盛夏裡的另類涼感!

✶ 《地心引力》(Gravity)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年份:2013年 
導演:艾方索 · 柯朗 · 歐若克 Alfonso Cuarón Orozco  

       編輯身邊有許多朋友就是因為這部《地心引力》(Gravity)而被太空系列電影吸引,可說是極具推坑效益的一部大作,作為初入太空之門的觀影者來說它是最好選擇,在《地心引力》上映時,太空片落入了多年的沈寂之中,未有驚喜之作,若與太空有關,也幾乎是好萊塢的英雄系列等科幻電影為大宗,或許是太空電影走入了難有突破的高峰,而現今科技也尚未實現過去太空電影中的預言,但《地心引力》的上映卻再度掀起人們對太空電影的熱潮。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故事始於一艘美國太空梭在太空中完成任務時,因俄羅斯利用飛彈炸毀衛星造成的失誤,將太空梭炸毀,使得三名執行任務的太空人中剩下兩人倖存,而失去與休斯頓太空中心通訊的他們,決定利用推進器前往不遠處的國際太空站,然而意外使得一人犧牲,另一名太空人在平安進入太空站後發覺此站早已無人留守,後來接二連三的意外令她幾乎迷失在太空和極大的壓力之中;而此片最令編輯推崇之處不外乎是它賦予了太空電影新的高度,過去我們總是期待在太空電影中看到新的未來,但《地心引力》彷彿忠實呈現了現今人們對太空的無知和低掌握度,人類被縮到最渺小的低層次中,宛如無助的嬰孩,與全宇宙和命運對抗,唯有自己能夠相依相伴,在這廣大、未知的世界裏頭,我們無從高傲。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地心引力》甫上映,便獲得極高好評,包含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原創音樂、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音效,共計七項大獎,就視聽覺來說,它並沒有多浮誇的特效,但極致的黑、乾淨和靜謐,彷彿領著我們一同前往了宇宙,在電影院中被黑暗包圍,唯有依靠眼前播放的影像的光亮的我們,很容易就能和片中主角一般,感受到世界的廣大,艾方索導演放大了人們心中對未知的恐懼和遲疑,用全新的角度警告人類的自大,也以特別的方式告訴我們絕不放棄,在逆境之中,我們仍有希望,巧的是,《地心引力》就像打頭陣一般,太空電影再次蓬勃了起來,各個攜有特殊觀點,創造現代電影的可能。

✶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年份:2014年
導演:克里斯多福 · 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編輯一直都覺得接在《地心引力》之後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真的來得太好又太巧!雖然就故事、視覺表現或導演手法上,兩者截然不同,卻有著相互輝映之效,從《地心引力》開起的太空電影迷,能以《星際效應》來維繫真的非常幸運,一方面使得《星際效應》未上映便受到廣大期待與討論,另一方面也再度為太空電影樹立了另一座精彩的里程碑。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故事背景建立在因氣候轉變而不再適合生存的地球,原為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工程師和火箭駕駛員的主角和女兒住在糟糕的環境中試圖生存10歲女兒發現房間書架的書一直會無故掉在地上,進而認為是靈異現象,同時引領兩人來到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太空總署人員透露有外星智慧試圖協助人類移居其他星球,招攬主角進入探險隊,前往太空三顆有機會成為人類居住地的星球探訪,在查看星球的過程中,發生了宇宙星系中不同引力導致時間壓縮的變化,使得任務被迫縮短且陷入二擇一的難處,而後主角為拯救同伴並讓任務有機會成功,落入蟲洞中的四維空間,才發覺原來外星智慧便是以能參透時間空間的未來人類,而主角便是女兒房中的幽靈,利用黑洞數據以引力波傳達訊息,終於讓長大成人的女兒取得人們移民太空的重要資訊,主角的旅行終於在地球時間相距近百年後完成了部分,最後因女兒離世前的勸說再度前往最後一顆星球,尋覓已苦苦等待著的同伴。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被譽為鬼才導演的Christopher Nolan的敘事能力驚人,近3小時的故事毫不令人感到冗長,結構豐沛、完整,並內涵許多隱秘的暗喻,選角精准且演員極富實力,加上強大的視覺執行力和配樂大師Hans Zimmer的襯托,《星際效應》探討的角度極為廣泛,不僅僅預測未來,內容含有極高的科學根據並同時反思人性與愛的本質,在觀影者已經被餵養極大的期待之下,交出了值得細細探討的絕倫作品。

✶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年份:1968年
導演:史丹利 · 庫柏力克 Stanley Kubrick

       作為太空電影迷,準備好上太空後最棒的一趟旅程定要首推《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雖是1968年就誕生的電影,但極富滿想像力的畫面和內容至今看來仍無比前衛、震撼;故事描寫作為人類之祖的猿猴因某個未知、巨大的黑石板演化,開始懂得使用工具來狩獵,而後,人類科技以有能力抵達月球後,在月球上發現了了相同的黑石板,經科學家研究,原來黑石板是一個發射器,將訊號投往木星,而幾年後,人們便將一組太空人加上超智慧型電腦送往木星探究其秘密,卻發生了人類及電腦之間的矛盾。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為什麼這部片會是許多人,即便非太空迷的心中神片?不外乎是脫離當代的藝術性和前瞻性,比如電影前30分鐘及最後23分鐘的零對白,完全死寂的將人們帶入無重力、無氧的靜謐狀態,這個大膽的舉措不但將科學性和真實性注入電影之中,便奠定了此片的調性——擁有「文化上,歷史上和審美上的重要價值」(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而後亦有許多發明兌現了電影中的場景,像是視訊電話、平板電腦等等,當年入圍了4項奧斯卡獎提名,並搶下最佳視覺效果獎更完全不足以證明這部片對於後來太空電影的啓發,現今許多以太空電影聞名的導演,包含《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的鬼才導演克里斯多福 · 諾蘭Christopher Nolan,都曾公開表示自己受《2001太空漫遊》的影響極大,七零年代後拍攝的太空片也或多或少參考了,或者說致敬了它的場景及設定;除此之外,象徵太空中蟲洞、時間、空間轉換的迷幻畫面更是一絕,快速的穿越、變化如今看來仍令人癡迷。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雖然編輯這麼大推特堆了《2001太空漫遊》一番,但若妳對太空電影才剛入門,那麼要看完整部片或許真有點吃力,畢竟長時間的無對白、無劇情推進實在讓人很難熬,不如先從近期較磅礡、澎湃的《星際效應》或《絕地救援》(The Martian)開始後,再返回這場美麗的漫遊,也更能體會這部神作的魅力。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上方這個男主角在機艙慢跑的畫面大大地影響了後續太空電影中,人們對太空船與其機械體的想像。

✶ 《太陽浩劫》(Sunshine)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年份:2007年
導演:丹尼 · 鮑伊 Danny Boyle

       相對起前3部大鳴大放的大製作,此部《太陽浩劫》相對沒有受到太多矚目,不同於其他太空片的灰暗壓迫,此片更多在自然與人性之間的探討,編輯個人一開始也對這部片沒什麼太多想法,但做為神片《猜火車》(Transpotting)導演Danny Boyle的粉絲,還是買了票進戲院,意外的是它十分大膽的將主軸建立在伊卡魯斯神話之上,並試圖以科技包裝,完美的印證了198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Subranhmanyan Chandrasekhar所說:「讓我們試試看,在太陽將我們翅膀上的蠟融化之前,我們到底可以飛的多高。」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故事講述西元2045年,太陽能量逐漸減弱,使得地球和人類面臨冰封的滅亡危機,科學家決定向太陽發射炸彈試圖以引爆方式讓這顆恆星再度重生,12年後(2057年)地球發射了「伊卡魯斯2號」(Icarus Ⅱ)太空船以執行此任務,卻在整趟旅程航行到水星時接收到奇怪信號,並發掘了7年前神秘失蹤的「伊卡魯斯1號」太空船,然而航向太陽的計劃中開始出現了重重問題,使得船員對執行任務感到恐懼,其中更有意外事故導致船員犧牲不斷,然後最後終於要投射炸彈時,太空船更遭到「伊卡魯斯1號」艦長入侵,並阻止任務繼續,最後船員以犧牲自己的方式把炸彈確實投射太陽,讓光芒再次灑落地球。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故事的最後雖然人類看似能夠繼續存活,但也確切地描寫到我們的渺小,人到底能不能掌控世界和未知的宇宙呢?想靠近神進而成為神的我們是勇敢還是無知?Danny Boyle留下了令人十分失落的暗喻。

✶ 《接觸未來》(Contact)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年份:1997年
導演:勞勃 · 辛密克斯 Robert Zemeckis

       相信十分喜歡太空電影或科幻電影的人都會對「Contact」這個詞有點敏感,通常出現這個字眼不外乎就是會出現外星生物啊!不同於前面推薦的電影大多數的時間都停留在一望無際的太空中,《接觸未來》較著重在挖掘未知生物上,也對人類的進化、科技以及宗教和科學之間的關係進行十分預測性的探討。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劇情始於女主角自小受父親啟發而堅信外星生物的存在,她的工作便是通過電台監聽各波段,試圖從中找尋來自地球以外的訊號,但因一無所獲所以導致政府關閉其計劃,幸好有一名神秘富豪願意私底下持續幫助她,然而4年後,女主角發現了來自織女星的強烈信號,解讀之下發覺為26年前德國為展現強大科技實力,而向全世界甚至外太空發佈的電視轉播信號,終於在26年後抵達了織女星,再一個26年被當地的智慧生命傳回再回到地球,此發展很快傳遍世界,而強烈信號中更含有製造龐大對外太空的機械構圖,此機械構圖需要由人類親自駕馭,而女主角卻因沒有明確宗教信仰而失去操控機器的資格,在機械首次發動之際,一位宗教極端主義者侵入發生恐怖攻擊,最終炸毀機械並使現場操縱員罹難。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在全球皆灰心喪志時,女主角再收到富豪的告知,表示日本北海道也有一檯一模一樣的機械可由她操作,當女主角頭戴記錄鏡頭進入機械,快速旋轉的圓環間她好似進入了蟲洞一般,穿梭在未知的空間裡頭,她終於遇見了外星生物,卻在快速失去意識進而返回現實世界後不受外界信任,不僅因她錄製的內容為有靜電,且她無法提供證據表示自己真正進入了一段太空旅行。

炎夏裡的另一種涼感!用 10 部太空電影一起離開地球表面吧(上)

       在《接觸未來》中視覺涼爽的成分並不高,卻有大部分讓人感覺無比壓抑,不被信任與無法信任在故事中不停交錯,這是曾拍攝《阿甘正傳》的導演Robert Zemeckis擅長的細膩,未來就似浩瀚的宇宙,我們漫步其中都應該更堅信自己的存在。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