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即將結束,回顧過去一年,我們真的有變成一個更好的人嗎?
雖然很難對自己坦承,但我們畢竟是人,再怎麼優秀都一定有缺點,無論是無法抑制的負面邏輯、一發不可收拾的悲觀態度,還是醋意橫生的妒忌心理,都是侵蝕自己身心健康,也給周遭的人帶來負面影響的思考方式。外媒The Zoe Report提出6大最惹人嫌的行為特質,往下看看是否說中自己,思考一下內文建議,努力讓自己改掉傷人害己的思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吧!
1. 什麼都覺得是在影射自己
我們常和心情不好的朋友說「你想太多」,這個想太多,很多時候就是一種覺得別人不管說什麼,都覺得是在影射自己缺點的反射邏輯。
假如妳老闆把一個妳很想出的差交付給另外一個同事去做,並不代表他就是覺得妳能力不佳,又或是,如果朋友不向妳尋求建議,反而去問另外一個人,這也不一定代表那位朋友覺得妳不可靠。
每一件事都有很多考慮面向,不是什麼狀況都是繞著自己打轉。人生已經很難,把生活中每件事都硬是聯想到自己身上,更會難上加難!
建議:
1. 冷靜想一下,說話的人對你來說重要嗎?
2. 別直線式思考,馬上跳到結論
3. 試著從別人的觀點去思考整個狀況
2. 老是在忌妒他人
一點點的妒忌是天性,還能幫助人刺激自己努力向上,但過量的醋意,可是會侵蝕妳我的毒藥!
無論今天是妳的表姊得到一個夢幻男友,還是妳的好朋友賺的錢比妳多很多,每一件會讓妳感到忌妒的事,都有理可循,很多都連結到妳對妳自己自信心不足的地方。妒忌不僅讓自己時時處於壞心情中,身邊的人更可輕易覺察到(無論妳是明目張膽地表態,還是故作鎮定的冷暴力),是破壞長久關係的一大因素!
建議:
1. 對自己誠實,想想為什麼會對某個人某件事感到忌妒
2. 把自己覺得驕傲的優點寫成一個清單
3. 將忌妒轉化為正向力量,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4. 和信任的親友開放地談論妳的感受
3. 需要時時得到他人的讚賞
這個心理問題與第1項的「什麼都覺得是在影射自己」有點關係,因為兩者都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並習慣透過他人對自己的好惡,來決定自己的價值。
許多人幾乎是成癮地在社群網路上不斷po出美食旅遊照片、拿著吉他樂器的自拍照(即便實際程度只有1/10,並很可能三分鐘熱度),或在言談間丟出多餘資訊,巧妙誇耀自己成就等。
但更多的讚並不代表妳真的是個更好的人,這些短時間的社交刺激就如過眼雲煙,很快的就會被淹沒被取代,若習慣依靠他人來決定自己價值,長久下來不僅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空泛,更被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壓力搞到喘不過氣。
建議:
1. 真正花時間,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培養新興趣,或是專精一項事情)
2. 把精力花在對妳有實質助益的事情,而不是能快速得到他人讚賞的事情
3. 意識到自己容易透過他人證明自己價值,時時警惕
4. 無法接受實質批評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雖然我們都聽過這個道理,但實際上要承認自己的缺點,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接受批評好像就代表我們承認自己某方面不如人,但其實這兩點並無直接關係,因為每個人的優缺點都不盡相同,這種事情沒辦法用積分比對方式來計較。
無法接受批評指教的人,不僅抹煞了個人進步的機會,更會讓身邊的人覺得和妳相處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建議:
1. 理解到眼前的批評其實是出於他人希望妳更好的好意
2. 別馬上防衛辯解,思考一下他人說的是否真是如此
3. 接受批評時,注意自己的身體語言
4. 真正聽聽他人想對妳說什麼,相信自己進步後會更好
5. 老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角色
有些人嘴上老是抱怨,工作不順是業界程度低,老闆沒眼光、交不到男朋友是因為男人都是膚淺的豬,只愛20上下的嫩妹。習慣把自己的不如意怪罪到大環境與他人身上,完全於事無補,甚至容易讓自己陷入軟爛的壞情緒中,久久無法自拔,最後讓自己生活變得烏煙瘴氣。
建議:
1. 讓自己自由地感受悲傷情緒與壓力,但同時,別浪費太多時間自怨自艾,請想想實質改善計畫吧!
2. 一發現自己又在怪東怪西時,馬上停下來
3. 接受生命的不定性與不可全盤掌握性,並相信自己能一步步解決問題
6. 老愛說別人八卦
講別人背的包包多沒品味,或譏笑某人出國讀書只是在花爸媽錢,只會讓自己短暫地自我感覺良好,並不會對妳有任何實質幫助。越愛批判他人只為了讓自己爽的人,越容易看不清自己的狀況。妳吃下的有毒安慰劑越多,身上真正的病不僅治不好,還會慢性惡化。
建議:
1. 小團體在八卦時,妳不一定也要插上一嘴
2. 看透八卦的背後,大家對自己到底有什麼不安與問題
3. 試著巧妙轉換話題
4. 留點口德,說點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