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劉若英執導的處女作品《後來的我們》不僅打破華語愛情電影的影史紀錄之外,從預告片簡單的幾句直白對話,就讓人感受到那股淒美愛情的遺憾,電影一出裡面的每段對話、情節,都深深繞印在每個人影者心裡,彷彿在描述自己的曾經。相遇的我們,相知的我們,相戀的我們,十年的分分合合,相會的我們,卻也僅僅只能相會,那些相愛相惜都成為了遺憾而已。
下面這些台詞中,有沒有讓感動,牽動你淚腺、影響心情,左右情緒,而想起那麼一個人的呢?
「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回憶往往都比現實來的簡單,當見清與小曉再次重逢回憶起當時,眼下所有的「如果」都成為分手的一個藉口。
「我真的已經很努力變成了你想要的樣子,可是我現在已經不是我以前那樣子了」

感情就是當觀念不在同一個頻率上時,容易讓人無法了解對方想要的是什麼。早在小曉愛上見清的那刻,那些物質上的生活都被愛給填滿。愛的是你對未來夢想的執著,而不是那些物質生活。
「I miss you,我也想妳,我是說我錯過你了」

「I miss you」同樣的名稱卻是兩種不同含義,當小曉說的是「我錯過你了」,那股刺鼻的感傷湧上心頭,頓時讓見清恍然這十年。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幸福不會成為故事,不幸才會,當見清說出這句話時,小曉說:「那我不想跟你之間發生什麼故事了」。如果不幸才是故事,那幸福就是包含在不幸中的一個故事。
「真的有一種悲哀,連眼淚都不能流,只能目送」

感情最後迷惘的見清,承受不了小曉,卻也只能目送對方離開。這時連眼淚都沒資格流下,才是悲哀。
「凡事都有偶然的湊巧,結果卻又如宿命的必然」
.jpg)
十年前後的返鄉過年,卻是兩人的開始與結束
做父母的,你們和誰在一起,有沒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們能 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健健康康的

「就算你們倆走不到一塊,我們也會是一家人,小曉,好好吃飯,累了就回家。」離開家鄉,為的就是追尋夢想,但同時卻成為了故事中的一個迷茫,「如果我們沒有離家去北京」,儘管多想逃離家鄉,終將回歸於被親情所包覆的血脈情生。
「緣分這件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很真的很難」

這兩句話意義深遠,導演劉若英在電影幾乎快要結束的時候,腦中突然浮現,便把它放進電影中見清爸爸寫給小曉的信裡。看似輕輕的兩句話,聽起來卻無比的沈重。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見清最長對小曉提起的一句話,也是最後小曉把這句話還給了見清,成為了最後祝福結語。
「無論我們最後生疏成什麼樣子,都要記得曾經對你的好,都是真的」
.jpg)
就算最終那個人不是我,也要記得那個曾經對你好的我。回憶是好是壞、開始與結束是好是壞,那些曾經在一起的美好,都是真的。見清與小曉再次的重逢,面對的是十年、現實的不同,卻只能記得曾經。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貫穿了整個電影的主軸話,小曉與見清最終還是錯過了彼此,愛情不一定是會跟那個你最愛的走到最後。有時候我們被現實所逼迫,所以我們錯過。
我們都彼此愛著對方沒有改變,但我們最終還是沒有在一起。遺憾的不是沒有在一起,是錯過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