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完結,然而現實中的故事仍在繼續。劇中探討的是因升學主義而扭曲的親子關係,赤裸的說出無數個「乖」孩子的傷口,在那背後有很大的愛,但那麼極端的愛還是「愛」嗎?尤其當媽媽以「愛」為名,對孩子說出口的那些話語,讓人毛骨悚然!儂編就帶大家盤點這些驚悚語錄,而更驚悚的在於這些話我們都聽過!
成長過程中最心碎的一句話你還記得嗎……
「媽媽都是為你好」
表面上是母愛,私下卻是毒藥,大概就是這句話的寫照!尤其是當媽媽溫柔的笑著對你說,笑到你心底發寒,因為你可不能不領情媽媽的「好」,所以這句話就是溫柔的要你成為媽媽的「乖」孩子。
「你現在恨我沒關係,將來你一定會感謝我的!」
一句「快去讀書!」把朋友、玩樂跟自由給剝奪,如果你沒有贏在起跑線上,那麼就倒轉你的人生,一次不夠,就十次!在如此緊緊相逼下的絕望,能不恨嗎?即使將來有著人人稱羨的成就,但當回頭看童年的自己,淚流滿面的真的是感激嗎?
「如果沒有生你」
當媽媽拿著成績單對自己大吼:「我放棄學位、職業跟自由,生下你讓我受氣?」這些歇斯底里的遷怒讓你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於是這句話一刀一刀的往自己身上割。
「我這輩子沒什麼成就,就是希望我的孩子,能有點成就」
在爸媽的世界裡,好像只有「努力念書,考上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才是唯一被信奉的好成就,若「我的」孩子有好成就,就代表著「我」有好成就,這句話正在逼迫你「不能讓爸媽失望」。
「我的一生都被你毀了,所有希望都在你身上,拿什麼回報我?」
當父母用力過度,愛好像就成了有條件。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或許是:「花這麼多錢讓你讀書,你為什麼不爭氣一點?為什麼不替媽媽著想?」讓你備感壓力,喘不過氣,你必須小心翼翼,因為你的人生不能犯任何錯,不能沒有好成就。
「你怎麼這麼沒出息!臉都被你丟光了」
還記得親戚聚會的飯局上,那一句句「讀什麼學校阿?」、「這次考第幾名?」、「我兒子這次滿級分」外面一堆人的眼睛在看,孩子的成績高低好像成了公審批判,只有好成績才能夠光宗耀祖,家長才夠有臉面見人。但是不是活的丟臉比痛苦還重要?
孩子在等父母的道歉,但父母卻在等孩子的道謝
「你愛我嗎?」劇中的孩子這樣問媽媽。記憶中似乎從沒有聽見媽媽說過我愛你,因為回到家劈頭就是「考這什麼成績?」「幾科不及格?」當孩子哭著說:「我真的很努力成為你想要的樣子,但是不是達不到你的期望,你就不愛我。」然而媽媽不懂她做錯了什麼:「我只是很愛你阿」但就如紀伯倫那句「你可以給他們愛,但請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因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放手讓他們成長成自己的樣子。
編輯整理:陳家琳
source: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