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兒品牌藝術文化大使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在8月23至25號,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帶來《親愛的帕索里尼》(Embodying Pasolini)的亞洲首演,全四場演出於門票正式發售時便立刻秒殺!首場公開演出於8月23日正式展開,以下儂編整理出《親愛的帕索里尼》5大看點,帶妳了解它為何是今年夏天最受矚目的重磅藝術盛事!
延伸閱讀:香奈兒為什麼要邀請「蒂妲史雲頓」來台?除了演出《親愛的帕索里尼》,還有這些重要使命
- 「古一大師」蒂妲史雲頓首度訪台
- 《親愛的帕索里尼》的象徵意義
- 為什麼選擇帕索里尼?
- 《親愛的帕索里尼》讓傳奇電影服裝在劇場重生
- 《親愛的帕索里尼》宛如一場神聖儀式
「古一大師」蒂妲史雲頓首度訪台
Source:Chanel
首度來台的63歲英國重量級演員蒂妲史雲頓,以獨特中性氣質和多變表演風格聞名,被大眾喻為「時尚仙人」、「人間精靈」封號。她在四十多年的從影生涯裡,帶來《美麗佳人歐蘭朵》、《康斯坦丁》、《奇異博士》等多部代表作,也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英國電影協會最高榮譽、威尼斯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榮譽,其藝術成就亦涵蓋時尚、策展、表演藝術和當代藝術等領域,不僅擁有香奈兒品牌藝術文化大使身份,更在2020年被《紐約時報》評選為「21世紀最偉大女演員」。
延伸閱讀:Chanel新任設計師會是誰?外媒點名這「4位」時尚鬼才,Valentino、Mcqueen前總監都上榜!
《親愛的帕索里尼》的象徵意義
Source: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本次蒂妲史雲頓與時尚歷史學家奧利維耶薩亞(Olivier Saillard)合作發表的《親愛的帕索里尼》,是一場無劇情、無對白的行為表演藝術。兩人將劇場空間化為全白伸展台,蒂妲史雲頓把自己的身體當作服裝載體,再搭配奧利維耶的策展、編排與互動,一件件來自義大利傳奇導演帕索里尼電影裡的戲服作品,透過蒂妲「再現但並非扮演」的獨特演繹,從被隔絕的電影世界、大銀幕被提取出來,以「主角」身分重新在舞台上再次鮮活,巧妙展現了服裝與身體、演員、空間以及電影之間的依存關係。
為什麼選擇帕索里尼?
Source: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是20世紀義大利最具影響力和爭議的電影導演和詩人,其一生拍過12部長片,曾獲得柏林、坎城、威尼斯等三大影展獎項肯定以及眾多影評人推崇。蒂妲史雲頓認為帕索里尼走在前端,點明了前路、照亮了方向:「在感受到嚴峻威脅的時代,在初試啼聲,嘗試著一種全新、現代、具辯證意涵電影的時候,是他和他的電影鼓勵著我們的創作。」從蒂妲本人的電影生涯、她的伯樂兼摯友德瑞克賈曼導演,再到眾多藝術家和電影人都受到很大的啟蒙鼓舞,因此本次《親愛的帕索里尼》對她來說更是別具意義。
《親愛的帕索里尼》讓傳奇電影服裝在劇場重生
Source: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奧利維耶薩亞指出,帕索里尼電影裡的服裝並非只是單純的角色、時代呈現,其長期合作的服裝設計師達尼羅多納蒂(Danilo Donati)擅長透過不同布料與色彩的拼接運用,讓服裝也能呈現不同的時間及地理空間。本次《親愛的帕索里尼》表演所出現的戲服,來自《馬太福音》、《十日談》、《一千零一夜》、《索多瑪的120天》等帕索里尼執導作品,也都是出自這位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師之手,從古典、浪漫、華麗、破爛再到莊嚴,妳可以從服裝本身的面料質地、結構輪廓,感受到它們的個性和姿態,讓這些電影戲服不只是道具物件,更是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靈魂。
《親愛的帕索里尼》宛如一場神聖儀式
Source: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在《親愛的帕索里尼》昨晚的首場特別演出,全程近兩小時的表演,蒂妲準時登台、中間也無中場休息時間,扣掉時尚歷史學家奧利維耶薩亞(Olivier Saillard)與兩位走來走去搬送衣服的白袍人員,這個演出可以說是她一人的「One-Man Show」!
蒂妲史雲頓大部分都沒有將衣服「實際套上」,而是用雙手撐住的方式,堆疊出近30套曾出現在帕索里尼電影中的精湛戲服。她如同一張純淨白紙,褪去了個人和情緒並隱身在服裝背後,從一個個包裝完好的紙箱中拿出衣服、拆開白色包裝紙,穿上、行走、展示然後脫下,讓整場表演就像一場神聖的儀式!乍看之下不斷在重複「穿衣服」、「脫衣服」的動作,蒂妲卻能透過表情、肢體的定格展現,在儀式中欣賞、沈浸、感動於每一套戲服背後承載的故事,看完這場表演,也不難理解為何《紐約時報》為何稱蒂妲史雲頓是「21世紀最偉大的女演員」了!
【親愛的帕索里尼 Embodying Pasolini】
時間|8 月 23 日 至 8 月 25 日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
地址|111台北市士林區劍潭路1號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