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或許不是一個時尚產業發達的國家,但總有一群默默熱愛時尚的人為此付出。英國倫敦 IFF 國際皮草非營利組織與台灣紡拓會合作,於台北舉辦的 ASIA REMIX 2017 在六千多組的作品裡選出十三位傑出參賽者,近日在松菸文創舉辦一場時裝發表,台灣唯一入圍的設計師湯俊翔,也在此比賽得到男裝組最佳設計獎,透過對談我們也一探這位新銳設計師,對於服裝設計的各種想法。
設計師 - 湯俊翔
目前就讀於實踐大學研究所,聊到為什麼會踏入服裝設計這一行他提到「當初我高三要考大學時,我們班導跟我們說『你要選擇一個你願意為他熬夜的科系』,當時就決定選設計類的科系,我認為設計類的我會比較願意為他熬夜。」這樣一個單純的理由,讓他進入了服裝設計的行列。
這次參與 ASIA REMIX 2017 的決賽,設計師湯俊翔所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使用媒材的不同,以往參加各大比賽皆以布料或是針織品為主,他首次挑戰需要較多經驗操作的皮草,習慣親自與媒材接觸再進行創作,因此在這個過程中他決定不假於他人之手,從皮料裁切的過程,到縫製等技術皆親手制作。
▌設計師湯俊翔善於使用針織技術,也將此技巧用於本次的比賽中。
在一件作品的製程,前置作業是相當重要,成敗除了做工之外,事前的發想更是關鍵,湯俊翔在過去時裝新人獎獲得首獎的作品《氣候難民》以環保議題出發,呼籲大家要愛護地球,而這次在 ASIA REMIX 2017 上的作品,即是《氣候難民》的一個延伸,在設計師心中地球遭到破壞,將至的可能是世界的荒蕪,他以這樣的核心概念為主,將其轉換成衣料上的紋路。
服裝設計師在某些層面來說就像是一位藝術家,他們將內心所投射的故事,或對生活一切的感知以針線代替畫筆,布料取代紙張,將所傳的意念製成服裝,湯俊翔希望他的作品能帶給觀看者更直接的感受,因此他較少運用抽象的內心情緒做設計,反而是用我們能實體看見的物件作轉化。
在短短的對談後,你能感受到一個人對於一件事物的熱愛,湯俊翔談到創作跟服裝時,你能看見他滿滿的熱誠,在這個需要耗盡腦力及體力的行業裡,我想唯有熱情才能夠支撐所有創作,他也對想進入服裝設計系的人用打動他入行的話當作建議:「選擇一個你願意為他熬夜的科系 」,任何的選擇都是如此,唯有熱愛才能夠讓你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