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是所有女人的夢想,即使知道它咬腳不好走,但為了變美也只能忍痛!美國知名足步健康專家Dr. Tania Kapila就曾在受訪時直言:「世上沒有完美的高跟鞋,它們只會讓你的雙腳受傷」,但若真非得要從千萬雙高跟鞋中,精選出一兩雙相對起來「足部友善」的款式,Dr. Tania Kapila有以下4個建議!
延伸閱讀:稱霸50年的Roger Vivier和Dior #經典高跟鞋 都要踩
2.5 ~ 5公分,恰恰好
首先,第一個當然是高度,雖然我們都知道高跟鞋越高穿起來越美,但Dr. Tania Kapila不諱言,高跟鞋太高會讓大拇指承受更高的壓力,長期下來會導致拇指外翻,使腳掌和腳趾頭變形,所以他認為2.5~5公分的高度較為合適,既能拉長腿部線條,又不至於讓腿部太不舒服。
尖頭鞋最母湯
雖然尖頭鞋在近幾年夯翻天,但光想像腳部被迫塞進狹小的三角錐狀空間,就已經夠勉強,還要再墊起腳尖承受身體的重量,這不僅會讓腳部的血液循環變差,還會讓骨頭變形。若硬是要挑選,建議選擇鞋楦寬一點,讓腳板能整個放鬆撐到地的款式,畢竟俗話說「人老先老腳」,擁有一雙健康的雙腿,才能讓你老了還活蹦亂跳、四處趴趴走!
皮革鞋投資報酬率高
除了鞋子的版型和輪廓之外,選用的材質也是關鍵!腳其實很容易流汗,若長期讓它處在悶熱潮濕的環境,不生病才怪。雖然會因為款式設計和皮膚露出的面積,而影響鞋子是否透氣,但Dr. Tania Kapila建議應避開不透氣的人造纖維、塑膠...等材質,選擇相對天然的皮革,其實依照儂邊過往的經驗,皮革相對耐穿投資報酬率較高,若細心保養也比較不會有布面脆化的問題,以下是儂編個人喜好的材質推薦「天然皮革>網布>人造皮>塑膠」,供大家參考~
買鞋看時辰
以儂編自己平常買鞋的習慣,到店上看到喜歡的鞋之後,會先報上平常慣穿的尺寸,但根據Dr. Tania Kapila的經驗,因為我們的雙腳經過一整天的走動或久坐會容易水腫,所以如果一大早去買鞋,就算當下穿覺得很合腳,經過一下午後很容易發生腳變腫,鞋子變緊難穿的窘境。所以Dr. Tania Kapila一再強調,所以千萬不要有尺寸迷思,挑鞋與其一味地只看尺寸,不如挑對時辰,在下午或晚上去試穿,才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鞋!
Source:rosiehw@Instagram、shopbop@Instagram、hermes@Instagram、manoloblahnikhq@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