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疫情稍有趨緩,儘管三級警戒再延,但指揮中心有意開放「微解封」,為餐飲業、風景區、藝文場所透透氣。雖然目前中央地方不同調,但聽到「解封」的關鍵字民眾還是很興奮,距離自由活動的生活已經不遠了嗎?你我都關心的「疫情何時結束」,專家們的答案是什麼?一種可能的答案是「病毒將永遠不會消失」。
延伸閱讀:「微解封」是什麼一次搞懂!餐廳低運量開放 ,9人國旅開放 ,夜生活繼續三級警戒!
微解封?什麼時候「全解封」?
source:loyalty free
台灣距離完全的正常生活,還有多遠的距離呢?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日前編製了一份「正常指數」(normalcy index),評比全球 50 個國家距離正常生活還有多遠,指數結果令人灰心,台灣在 50 國中排名倒數第二,僅高於馬來西亞。但仔細觀察,經濟學人是依照染疫人數、航班交通、公共運輸作為評分標準,而 5 月才爆發疫情的台灣,航班銳減、一切活動突然停擺,敬陪末座不須太意外。就算看向了名列冠亞軍的香港、紐西蘭,它們仍未真正進入「正常生活」,面對全球性的疫情風暴、Delta 病毒株的可能入侵,無一不是繃緊神經。
source:loyalty free
相比之下,去年──甚至二級警戒的生活都算是「正常」了。要回到二級,依照指揮中心公布的警戒標準來看,必須低於「單週出現 3 件以上社區群聚事件,1 天確診 10 例以上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才有降級可能。當然為了「社會運作正常」政府比我們還急,除了圍堵國內傳播鏈、Delta 病毒株進入之外,現在力拼的是疫苗的覆蓋率。保守一點來說,接種率至少要達到全人口的 60%-70%,才能有群體免疫效果;不過依目前各國情況觀察,若有 30%-40% 的人口打過第一劑,疫情就能有相當大的趨緩。
延伸閱讀:2021全球宜居城市Top 10!東京排第5,紐澳搶下6席 ,台北排名是?
全球疫情什麼時候結束?
source:loyalty free
待國內解封後就可以自由上餐廳、爬山或海邊度假,但許多人真正盼望的是坐飛機的日子,世界何時能回到正常的交流?要看世界何時恢復「正常」,人們不必再害怕受病毒的死亡威脅。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的主任 Hans Kluge 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說:「一旦全球達到 70% 的疫苗接種最低覆蓋率時,大流行就會結束。」總幹事譚德塞則在世界衛生大會上提出另一種說法:「疫情會『直到且除非在最後一個國家的傳播得到控制』。」的確,不能因為我們不會旅遊到那邊,便把開發中國家劃在「世界恢復正常」之外。總有一天這值得站起來鼓掌喝采的「結束」會如同沉痛的「開始」一樣,由世衛來宣布。但譚德塞的說法似乎接近一種學界所抱持的現實觀點──病毒可能永遠不會消失。
延伸閱讀:疫情焦慮?心理醫師6種方式處理心理危機,必要的社交很重要,學習跟自己相處
關於疫情結束,「沒有一套標準」
source:loyalty free
美國 KTVB 電台訪問了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醫學院的 John Townes 博士,他指出,沒有一套標準能代表大流行正式結束──世界衛生組織的網站是將 COVID-19 定為「一種新型疾病的全球傳播」,「科學家們正在研究的另一種可能性是,COVID-19 會變成一種地方性疾病──類似季節性流感,患者在少部分區域會快速增加,需要每年接種疫苗來抵擋它。」這個觀點並非無中生有,在科學期刊《自然》(Nature)調查的 100 名流行病學家中,有 90% 的人表示 COVID-19 可能會成為地方性疾病。先進國家的我們想的是餐廳何時能內用、出門戴口罩好熱之類的事,那是一種幸運,「正常生活」在眼前有形貌;但全然的「疫情結束」就像世界和平一樣遙遠,只能用想像去看見。
延伸閱讀:疫情重創全球經濟!時尚巨擘GAP、 JCPenney...不堪虧損,復甦之路遙遙無期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