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一整年的新冠疫情陰霾,2020東京奧運在各方努力下順利展開,但不同於過往今年所有選手只要一下競技場就被要求立刻戴上口罩防疫。我們也在美國體操女王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無預警宣佈退賽後,看到原來這些世界級運動員們不只承受著龐大心理壓力、身體也因長時間的訓練大傷、小傷不間斷,所以今天我們就要來告訴大家,為什麼許多運動員上場比賽時會在身體各處貼滿膠布,以及「貼紮」究竟是什麼?
延伸閱讀:2020東京奧運義大利隊討論戰術登Twitter熱搜,日本隊滿臉問號?笑噴「是國小生在打排球嗎」
保護受傷部位、緩解疼痛
這些運動員身上貼滿的五顏六色膠布,其實正確叫「肌內效貼」,不同於我們熟悉的撒隆巴斯、一條根...等含藥性的酸痛貼布,這種貼布本身不具藥性,單純是用來穩定肌肉,減少已受傷或可能受傷的肌肉在運動時再度被過度伸展,達到保護受傷部位、緩解疼痛的效果。
延伸閱讀:2020東京奧運「美國體操女王」退賽?「我肩上扛著全世界的重量」,頂尖運動員的心理危機,如何做是一件正確的事
為什麼需要“貼紮”?
因此這種針對肌肉進行的包紮方式也被稱之為「貼紮(Athletic Taping)」,但正因為貼紮的主要3大功能是要限制受傷關節的活動度、防止受傷的軟組織持續腫脹、給予受傷肌群的更多支撐,所以非常考驗操作者對於人體解剖學是否有足夠專業知識。
延伸閱讀: 2020東京奧運跳高,百年首見「共享金牌」!賽後透露「其實我們是多年摯友」
好好休息,最重要!
如果想要讓貼紮達到最佳效果,除了要順著肌肉紋路去貼之外,同時還要掌握正確的張力、貼法和位置,因此很多專業人士會建議不要自己亂貼,避免造成受傷部位更嚴重的二次傷害,遇到運動傷害的不二法則就是「好好休息」,唯有學會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才能讓自己運動生涯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