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連假返鄉「大眾運輸防疫」5重點:「四危險族群」需特別注意!廁所恐是危險區,出現「這些症狀」就不要出門了!

中秋連假返鄉「大眾運輸防疫」5重點:「四危險族群」需特別注意!廁所恐是危險區,出現「這些症狀」就不要出門了!

  • #中秋節
  • #衛生
  • #防疫
  • #Covid-19
  • #交通
  • 中秋連假返鄉「大眾運輸防疫」5重點:「四危險族群」需特別注意!廁所恐是危險區,出現「這些症狀」就不要出門了!
  • 中秋連假返鄉「大眾運輸防疫」5重點:「四危險族群」需特別注意!廁所恐是危險區,出現「這些症狀」就不要出門了!
  • 中秋連假返鄉「大眾運輸防疫」5重點:「四危險族群」需特別注意!廁所恐是危險區,出現「這些症狀」就不要出門了!

這星期就要迎接中秋連假了,各位都買好返鄉的車票了嗎?隨著 COVID-19 疫情、Delta 變種病毒漸有趨緩,各大眾運輸均開放更多座位及班次讓民眾與家人團聚(雖然不一定能烤肉)。返鄉之餘還是要落實防疫新生活,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整理以下 5 點大眾運輸防疫的注意事項給各位,健健康康地享受假期!

延伸閱讀:防疫從你、我做起!專家傳授5個「防疫妙招」!酒精要買幾%才有效?回家不要立刻躺到床上 !

  

1. 有這些症狀先別回家!

中秋連假返鄉「大眾運輸防疫」5重點:「四危險族群」需特別注意!廁所恐是危險區,出現「這些症狀」就不要出門了!

source:Lisanto 李奕良@Unsplash

如果出現類流感症狀(如發燒、頭痛、流鼻水、喉嚨痛、 咳嗽、肌肉痠痛、倦怠/疲倦、部分患者合併出現腹瀉、嗅味覺異常),雖然還未「確診」,但必須有已經感染 COVID-19 的警覺心。指揮中心表示,在症狀開始後,除就醫外,應儘量在家中休息至症狀緩解後 24 小時以上。患者應盡量避免搭乘航機、船舶等大眾運輸工具,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延伸閱讀:確診症狀有8項要注意!持續胸痛、指甲床發青、低血壓...,舒緩不適,專家建議可試試普拿疼

  

2. 以下情形「禁止出門」

中秋連假返鄉「大眾運輸防疫」5重點:「四危險族群」需特別注意!廁所恐是危險區,出現「這些症狀」就不要出門了!

source:Claudio Schwarz@Unsplash

若為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請配合相關規定,禁止外出。如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症狀或其他身體不適,請佩戴醫用口罩,主動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 1922,依指示方式儘速就醫,未經上述程序不得逕行外出就醫就診,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

延伸閱讀:盤點5大「居家防疫」的好處,降低化妝品消耗、更是養膚好時機!

  

3. 「高危險群」要注意

中秋連假返鄉「大眾運輸防疫」5重點:「四危險族群」需特別注意!廁所恐是危險區,出現「這些症狀」就不要出門了!

source:Omar Lopez@Unsplash

指揮中心在《「COVID-19」因應指引:大眾運輸》中建議,四種高危險群盡量避開尖峰時段搭乘大眾運輸:高齡、具慢性病史、自覺有上呼吸道症狀者、不適合佩戴口罩之嬰兒。這些人要特別注意自身的健康狀況與防疫確實。不得已必須搭乘大眾運輸且不適合佩戴口罩之嬰幼兒, 應以具遮簾之嬰兒車或嬰兒提籃防護飛沫;民眾於大眾運輸如果遇到無法戴口罩的嬰幼兒,請主動保持社交距離,為全民健康盡一份力。

延伸閱讀:親子防疫注意事項Top5!「防疫措施」從父母先做起,疫情下孩子仍需「社交活動」別忽視!

  

4. 大眾運輸有哪些防疫規定?

中秋連假返鄉「大眾運輸防疫」5重點:「四危險族群」需特別注意!廁所恐是危險區,出現「這些症狀」就不要出門了!

source:Winston Chen@Unsplash

目前鬆綁交通管制措施,台鐵和高鐵對號列車已開放全車座位販售,不再採梅花座,但仍無開放站票自由座;客運乘車人數以車輛核定座位數為上限,並採固定座位。旅客全程均須配戴口罩,禁止飲食,若因生理需求(喝水、服藥、哺乳)需飲食者,請遵守保持社交距離規範(或有適當阻隔設備),食用完畢後仍應盡速佩戴口罩。

延伸閱讀:防疫實用小物推薦Top5,疫情期間還是要走在時尚尖端,戴口罩不脫妝就靠「這瓶」!

  

5. 個人防疫措施要做好

中秋連假返鄉「大眾運輸防疫」5重點:「四危險族群」需特別注意!廁所恐是危險區,出現「這些症狀」就不要出門了!

source:YEH CHE WEI@Unsplash

大眾運輸均會定時消毒清潔,但最重要的還是做好個人的防疫。配合體溫測量、實聯制、配戴口罩是最基本,若未能維持適當社交距離就請避免拿下口罩飲食,也請維持咳嗽、交談的禮節。廁所恐是危險區,使用公廁時請戴好口罩、減少碰觸廁所內的物品;如廁應確實洗手,也要發揮公德心,蓋上馬桶蓋再沖水。維持手部的清潔很重要,可隨身攜帶酒精液或乾洗手殺菌,並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

  1. 延伸閱讀:人生偶爾也要按下Delete鍵!後疫情時代「減法生活」的反思,學會跟不重要的人事物「斷捨離」!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OVID-19」因應指引:大眾運輸》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中秋連假返鄉「大眾運輸防疫」5重點:「四危險族群」需特別注意!廁所恐是危險區,出現「這些症狀」就不要出門了!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