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苗的覆蓋率逐漸提升,不過打過疫苗後並非就擁有 100% 的保護力,還是要戴口罩、維持手部清潔、保持社交距離。但這樣的「防疫新生活」是否讓你痘痘狂冒,出現「口罩肌」的困擾?除了長痘痘,還有另外 4 種「口罩副作用」可能會遇到,讓儂編告訴你該如何解決!
延伸閱讀:你戴的是有毒口罩?彩色口罩重金屬含量超標,2招輕鬆分辨安全口罩
1. 口罩摩擦皮膚,害你得毛囊炎、濕疹?
source:Daniel Tafjord@Unsplash
戴口罩在外活動,口罩內側便會與肌膚不斷摩擦,有些對口罩材質過敏的人就會在接觸部位出現搔癢、紅疹等不適;戴口罩太過悶熱易造成濕疹,口罩內隨呼吸增加的水蒸氣及細菌也容易導致毛囊炎。建議不要配戴材質粗糙的口罩,若對口罩的某些材質有過敏,可以墊一層面紙或透氣綿布減少直接接觸;若想要減少肌膚與口罩的接觸面積,一些人也會選擇「4D立體口罩」配戴。一樣,偶爾取下口罩,讓皮膚透透氣,回到家保持皮膚的清潔、洗去臉上多餘油脂可減少毛囊炎發生機率。若已出現皮膚炎症狀請不要用手接觸以免造成感染,趕緊交由皮膚科治療。
延伸閱讀:口罩戴整天,悶痘泛紅通通來?掌握6大重點找回透亮肌膚!
2. 戴口罩還容易患乾眼症?
source:Bacila Vlad@Unsplash
口罩戴得不正確也會引起乾眼症?是的,如果口罩無緊密貼合鼻梁,我們呼吸的氣流就會向上流動往眼球表面,蒸發淚液,增加罹患乾眼症的風險。乾眼症很可能造成角膜破皮或發炎,有乾澀或灼熱感、畏光等症狀。建議配戴口罩時一定要緊密貼合,可用透氣膠帶協助黏合口罩在自己的皮膚上,不使你的呼吸一直把眼睛吹乾。不只與口罩有關,3C 產品使用過度、長期配戴隱形眼鏡等也容易引起乾眼症,日常生活請多加照顧眼睛,讓它好好休息。
延伸閱讀:口罩正確戴法5步驟!可反過來戴?戴兩層比較好?網路謠言一次為你破解!
3. 戴口罩耳朵痛?不妨買副「包覆耳繩」
source:Kay Lau@Unsplash
另有不少長時間戴口罩的人,出現耳朵疼痛的困擾。口罩得經由耳際固定,肌膚與耳繩摩擦很容易紅腫甚至破皮,「華視新聞」還曾報導雲林一名陳小姐久戴口罩輕忽傷口最後導致局部性蜂窩組織炎。耳繩的質地過於粗糙,一些人會利用髮圈、迴紋針、橡皮筋等省錢小妙招加長耳繩至後腦杓;或以人工皮、軟綿等方式壓在耳後,減輕肌膚的壓力。但就疫情看來,未來出外戴口罩恐怕還是個一年半載的事,能買一副自己喜歡顏色的「包覆耳繩」,不再讓耳朵受傷。
延伸閱讀:口罩戰場加入生力軍!Uniqlo、New Balance、Muji生產涼感親膚口罩,跟痘痘說再見!
4. 口臭是戴口罩害的嗎?
source:Charles Wright@Unsplash
你曾在口罩裡,聞到自己口腔難聞的氣味嗎?長期戴口罩被認為唾液會減少,導致口氣變糟;常戴同一個口罩不換也容易累積異味。唾液分泌減少,建議可以含點糖果或嚼口香糖,或多喝水增加口腔內的唾液量,維持口腔濕潤。但過於嚴重的口臭無法改善,很可能就是口腔或呼吸道、消化系統出了問題,建議就醫檢查。
延伸閱讀:吃「這個」嘴超臭!四大導致口臭的食物,約會千萬母湯碰
5. 患「口罩痘」人數激增?請讓肌膚好好呼吸!
source:Lisanto 李奕良@Unsplash
戴口罩,嘴巴附近都開始狂冒痘痘,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釋出的新聞稿還表示,疫情以來皮膚科門診因「口罩痘」而上門的病人有增加趨勢。口罩痘,是因為長時間戴著口罩,被悶住的皮膚又濕又熱,阻塞毛孔,就很容易冒出痘痘;如果又擦上質地厚重的保養品、防曬品或彩妝品,情況可能會更嚴重。建議妥善清潔與更換口罩,偶爾要到通風良好的戶外空曠處,取下口罩讓肌膚透透氣;上妝也以淡妝為宜,因口罩遮蓋,加強眼部妝容即可。
延伸閱讀:戴口罩底妝脫妝該怎麼辦?超持久、控油、不長粉刺,3步驟打造不脫妝自然妝感
參考資料: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戴口罩悶出痘痘 美肌大作戰〉、長庚桃園美容醫學中心〈防疫之餘,別忘了保養您的皮膚〉by 長庚醫院皮膚科 盧靜宜醫師、udn〈戴口罩未緊貼鼻梁 易罹乾眼症〉、啟新診所〈戴口罩發生自己口臭的人增多〉。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