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已經趨於穩定「嘉玲」連連,每日僅有零星境外移入案例,第一劑疫苗覆蓋率也已經達到7成,目前雖然還是維持二級警戒,不過政府宣布相關防措施再度鬆綁,11/2起室內、室外人數管制取消,交通工具等也已陸續開放飲食等,以下就來看看詳細措施。
延伸閱讀:防疫措施再鬆綁!10/5起餐廳內用取消隔板、超商關東煮可以自己夾取,戶外「這兩個地方」可以免戴口罩
免戴口罩再放寬

雖然目前仍然維持外出全程佩戴口罩的規定,但是在部分情況下可以例外,不用強制戴口罩,共有下列5種情形:
(1)於室內外從事運動、唱歌時。
(2)於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時。
(3)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
(4)在山中、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
(5)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容易讓口罩潮濕的場合。
雖然上述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或準備口罩,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
交通工具飲食開放

另一個好消息,就是終於可以吃在火車上吃便當、電影院也能吃爆米花了!11/2起開放台鐵、高鐵車廂、公路客運、遊覽車、國內船舶、航班、電影院、KTV、MTV、網咖等場所可以暫時脫下口罩飲食。
延伸閱讀:車內不小心打噴嚏怎麼辦?專家:開車窗10秒有效減少新冠病毒顆粒!
活動人數限制取消

此外各種大型活動的相關限制也隨之取消,包括集會活動人數上限、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總量管制、藝文展演/體育活動/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觀光遊樂業等室外人數降載規定現在通通都不用了,只要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遵守實聯制、量體溫、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等規範,想揪多少人,就揪多少人。
八大行業初步鬆綁

目前八大行業: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理容院等仍維持關閉,但如果沒有陪侍人員則可以有條件開放營業,除了要有實聯制、量體溫、戴口罩、健康監測,從業人員還要至少接種一劑疫苗滿14天,在上工服務前要提供三天內的抗原快篩或PCR檢測,並取得陰性證明,上工後如果沒有接種滿2劑疫苗,則要每週做一次快篩或PCR,符合這些條件就可以有條件開放。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