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只要一提及傢俱品牌,不少人腦中第一時間會浮現的答案即是「IKEA」,而這個來自瑞典的品牌也的確為不少人們的居家生活帶來改變,一應俱全的產品、豐富美味的瑞典美食、每逢假日便人潮滿滿的現象也在在地呼應了 IKEA 在眾多消費者心中的地位,然而各位儂粉們可曾想過,「IKEA」品牌名稱是怎麼來的?這麼多商品的命名又是怎麼去界定的呢?今天就讓 儂編為你一一解答,告訴你五個關於「IKEA 的冷知識」!
延伸閱讀:「IKEA敦北店」走入歷史!回顧23年經典產品,一年賣出的「鯊魚」可塞滿一座小巨蛋
1. 品牌名稱「IKEA」
Source:pexels.com@alexander-isreb-880417
由於品牌創辦人 Ingvar Kamprad 從小便患有讀寫障礙症,必須得靠著獨特的「特殊代碼記憶法」好讓他能夠記下眼前所見的事物,而這樣的記憶法也沿用到了 IKEA 的命名上,「I」代表著 Ingvar(創辦人的名)、「K」代表著 Kamprad(創辦人的姓)、「E」代表著 Elmtaryd(創辦人家族農場的名稱),而「A」則代表著他的家鄉 Agunnaryd。
延伸閱讀:「IKEA型錄」停刊!銷量超過2億本遠甩《哈利波特》,帶你解密70年後停刊原因
2. 似懂非懂的產品名稱
Source:pexels.com@sohelpatel
近似於「特殊代碼記憶法」的命名概念同時也應用到了 IKEA 自家產品的名稱上,在臥室內的桌椅通常都會以挪威、瑞典以及丹麥常見的男孩名稱來命名,而像是窗簾以及織物的部分則是會以女孩的名稱命名,除此之外,衛浴用品採用的是瑞典的運河名稱,而沙發、扶手椅等客廳常見的傢俱則是以瑞典地名來命名。
延伸閱讀:Ikea廚房、衛浴「收納好物」Top8!終結雜亂空間「旋轉層板」300元有找,雜物收納筒只要35元銅板價
3. 迷宮般的賣場設計
Source:pexels.com@canmiless
有逛過 IKEA 的都知道,每次一進入賣場就像是在迷宮裡面探險,雖說這樣的設計會讓部分目的性消費的消費者感到些許不便(但還是有捷徑可以走),然而研究指出,之所以會設計出這樣的賣場動線,就是要創造出「錯過了就沒有了」的消費心理,無疑就是要刺激消費者在看到心儀商品時的購買慾、減少放入購物車考慮的時間。
延伸閱讀:Ikea平價「彩妝收納」推薦Top5!「收納筒」只要20元有找、「Alex抽屜櫃」風靡歐美和台灣!
4. 讓你越買越多的小心機
Source:REUTERS
而除了賣場動線,我們也很常在賣場裡看到那一個個堆積如山的商品陳列,而之所以會採用這樣方式其實不是為了節省上架的人力成本,而是應用了一個名為「Bulla Bulla」的銷售技術,藉由這樣大量的堆疊,營造出「大清倉」的視覺效果來創造消費者對於商品感到「便宜」的消費心理。
延伸閱讀:Ikea「辦公室收納」推薦Top5!「Trotten推車」當書桌、當櫃子都好用,北歐風純白色系就愛高顏值
5. 睡覺可以,但躲貓貓不行
Source:TORONTO STAR
早在 2015 年時,有鑒於先前已經舉辦過類似的活動,便有網友號召大家一起去 IKEA 裡面玩躲貓貓,沒想到消息一出便引來了多達 1 萬 9 千多人報名參加,而 IKEA 出於安全性的考量,便緊急發佈了官方聲明明確規範「不得在店內玩捉迷藏」,不過若是想體驗商品,在上面試躺、稍作休息,只要在不妨礙他人的前提下都是被允許的。(圖片來源:TORONTO STAR)
延伸閱讀:5歲開始做生意的《IKEA》創辦人坎普拉逝世!他的成功哲學是「節儉」
看到這裡,各位儂粉們是不是又對這個我們所熟悉的瑞典品牌又更加認識了呢?下次當同行的友人或家人提出類似的疑問時,不妨開啟你心中的 IKEA 小百科來展現一下你過人的教育水平吧!
主圖來源:ispira.blog
原文出處:Dappei搭配
IKEA 推出季節限定美食「珍奶霜淇淋、花生&焦糖肉桂捲、萬聖節熱狗堡」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