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團報到「4部位」保暖必知!中醫師建議「大椎穴」防寒趕快學起來,暖暖包放對腹部「這位置」暖更快!

冷氣團報到「4部位」保暖必知!中醫師建議「大椎穴」防寒趕快學起來,暖暖包放對腹部「這位置」暖更快!

  • #健康
  • #保暖
  • #養生
  • #中醫
  • #禦寒
  • 冷氣團報到「4部位」保暖必知!中醫師建議「大椎穴」防寒趕快學起來,暖暖包放對腹部「這位置」暖更快!
  • 冷氣團報到「4部位」保暖必知!中醫師建議「大椎穴」防寒趕快學起來,暖暖包放對腹部「這位置」暖更快!
  • 冷氣團報到「4部位」保暖必知!中醫師建議「大椎穴」防寒趕快學起來,暖暖包放對腹部「這位置」暖更快!

強烈冷氣團來襲,你做好保暖準備沒有?與其穿厚厚一層讓自己動作變遲鈍,不如把重點部位顧暖就好。提供你以下 4 個中醫觀點裡的「重點保暖部位」,都是經脈經走的關鍵,有做好防寒全身就能暖起來,也不容易讓身體出毛病;再把幾個穴位按摩位置記住,學會怎麼啟動人體電暖器的開關!

延伸閱讀:秋冬養生「冬養腎」怎麼吃?紫米、黑豆補腎氣強體魄,「3個穴位」按對手腳不冰冷

  

1. 頭部

冷氣團報到「4部位」保暖必知!中醫師建議「大椎穴」防寒趕快學起來,暖暖包放對腹部「這位置」暖更快!

source:Paul Green@Unsplash

中醫認為頭面部是「諸陽之會」,人體所有的「陽經」都上達於頭部,若受寒邪侵擾就容易導致頭痛、頭昏甚至感冒,所以才建議洗完頭一定要馬上吹乾,要避免淋雨,冬季時要注意頭部的保暖。做好頭部等重點部位保暖,也是避免讓腦部血管(末稍血管)因天冷瞬間收縮,血壓變動太大,引發中風與猝死危機。

延伸閱讀:保暖食物怎麼吃?營養師教你「自暖系飲食法」,熱咖啡、熱茶竟暗藏高熱量陷阱

  

2. 頸部

冷氣團報到「4部位」保暖必知!中醫師建議「大椎穴」防寒趕快學起來,暖暖包放對腹部「這位置」暖更快!

source:Altansukh E@Unsplash

冬天繫圍巾不只是增加衣著層次感,整個身體也會暖得非常快!人體陽經要走上頭部,勢必得經過頸部,所以在中醫眼中這是個一定要注意保暖的地方。低頭的時候,脖子和背部相接處有塊明顯隆起的骨頭,它的下方凹陷處叫做「大椎穴」,功效為「升陽、益氣、退熱、補虛」,這個部位建議要做好保暖,除圍巾以外還可用毛巾熱敷(糖尿病患者建議先諮詢中醫),或洗熱水澡時稍加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暖得更快。

延伸閱讀:暖暖包用法避開4大錯誤!不要跟99%一樣都用“搓的”,然後用完先別丟!

  

3. 腹部

冷氣團報到「4部位」保暖必知!中醫師建議「大椎穴」防寒趕快學起來,暖暖包放對腹部「這位置」暖更快!

source:Sora Shimazaki@Pexels

還在「愛媠毋驚流鼻水」,冬天穿衣露肚臍的人要注意了!肚臍的中央有一重要的穴位──神闕穴,是任脈中的要穴,「神」為神氣、「闕」意為門樓,指的就是神氣通行的門戶,建議要做好保暖,否則受寒時容易導致腹瀉等腸胃問題。

還有,位於下腹部正中線臍中下 3 寸處(約四隻手指寬),有一「關元穴」為女子蓄血之處、真元所存,也要照顧好。若手腳冰冷,可自行按摩這個穴位,每天 2 次、每次 3-5 分鐘。把暖暖包貼在神闕穴、關元穴的位置,氣血循環增加,身體會暖得比較快。

  

4. 足部

冷氣團報到「4部位」保暖必知!中醫師建議「大椎穴」防寒趕快學起來,暖暖包放對腹部「這位置」暖更快!

source:Mikhail Nilov@Pexels

這實在不是儂編平常會注意保暖的地方,不過中醫認為足部是經脈匯聚之處,且離心臟遠、離地板近、容易被忽略,若足部受濕受涼,就可能造成婦科問題、呼吸道、腸胃道等疾病。除了建議穿長度蓋過腳踝的襪子,也可按壓位於腳底正中前 1/3 凹陷處的「湧泉穴」,與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的「太溪穴」。

手腳冰冷者,睡前建議利用泡腳來幫助血液循環,以刺激足部密集的穴位經絡。水溫調整至 40℃ 左右,加一點鹽巴、每次泡 10 分鐘左右即可,身體暖了就能睡個好覺,起個好早不賴床!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冷氣團報到「4部位」保暖必知!中醫師建議「大椎穴」防寒趕快學起來,暖暖包放對腹部「這位置」暖更快!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