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pexels@Gustavo Fring@cottonbro、藥師公會
新冠肺炎本土病例連續數天接破千例,指揮中心宣布啟動確診居家照護措施,而藥師公會也提醒民眾,疫情期間在家中可以常備六種藥品醫材品項,做好身體監測和緩解不適症狀。但儂編要提醒,購買藥品時可向藥師諮詢服用劑量及避免購買重複藥品,也不要囤貨,避免藥物放到過期喔!
延伸閱讀:疫情焦慮?4個正能量秘訣告訴你,降低慾望、簡單生活,新聞一天看30分鐘就好!
Omicron常見5大症狀
source:pexels@Gustavo Fring
輕症居家照護啟動,相信儂粉最關心的議題是該如何自保?根據英國疫情監控平台ZOE的統計,Omicron確診者最常出現:流鼻涕、頭痛、疲倦感、打噴嚏及喉嚨不適等5大症狀,因此當出現這些症狀時,要有開啟警覺心,多注意是否為染疫的前兆喔!
延伸閱讀:疫情升溫不敢去健身房嗎?儂編推薦3個必備運動好物,不管下班跑步還是假日登山都超方便
1.乙醯氨酚:解熱止痛
source:pexels@Ketut Subiyanto、藥師公會
儂粉看到這個藥名先別慌!其實民間口耳相傳的「普拿疼」,主要成份就是「乙醯氨酚」,可用於喉嚨痛、發燒、頭痛時,有緩解止痛之效;而只是普拿疼是某的品牌的藥名,不過此類成份的學名藥非常多種,不用特別拘泥品牌。
延伸閱讀:疫情升溫居家運動正夯!「哈達瑜珈」必學5招,舒壓放鬆還能找回內心平靜
2.止鼻水藥(抗組織胺):緩解過敏、流鼻水
source:pexels@Gustavo Fring、藥師公會
輕症可能會出現流鼻水的症狀,這時候藥師建議使用止鼻水藥(抗組織胺),因為抗組織胺藥物可以改善打噴嚏、流鼻水、皮膚搔癢紅腫等過敏症狀;不過在使用藥物時,要特別注意相關副作用,與大多數藥物一樣,抗組織胺不能跟酒一同服用,因為酒精會增強抗組織胺在體內的鎮靜副作用。儂編提醒,服用這類藥物前,建議可以先詢問藥師或醫師,正確的服用方式喔!
延伸閱讀:疫情焦慮?心理醫師6種方式處理心理危機,必要的社交很重要,學習跟自己相處
3.止咳化痰藥:緩解乾咳
source:pexels@cottonbro、藥師公會
感染Omicron的患者,咳嗽表現症狀多為乾咳,且屬於長時間的劇烈咳嗽;而感冒症狀多為帶有痰的溼咳,且通常是短促、間歇性的咳嗽,因此輕症者居家可以準備一些止咳化痰藥備用。
延伸閱讀:疫情焦慮多吃這7種「快樂食物」!巧克力要70%純度才有效,深水魚抗憂鬱最好
4.腸胃藥及電解質補充劑:減緩腹瀉、避免脫水
source:pexels@Sora Shimazaki
因為有些新冠肺炎患者也會伴隨著有腹瀉等症狀,因此藥師也建議可以常備具有止瀉功能的腸胃藥,用來減緩不適症狀;另外,為了避免長期腹瀉至發生脫水症狀,可以適時補充電解質喔!
延伸閱讀:德國研究:40%的夫妻關係因疫情便遭!想維繫感情「必做」這3件事
5.體溫計、血氧計:簡單自我篩檢
source:pexels@Polina Tankilevitch
當然感染新冠肺炎最可能出現發燒警訊,雖然說發燒不一定代表得到感染,但疫情期間養成量體溫的習慣就是簡單自我篩檢的自保方式之一;而在居家照護者可以準備體溫計,量口溫、量耳溫等,是否超過38度來判斷。此外,感染新冠肺炎有可能導致血氧下降,主要特徵包括:面部、嘴唇或指甲呈現藍紫色;呼吸急促、喘等問題,可以透過自我檢測血氧,觀察狀況再盡快送醫。
延伸閱讀:隱眼不會傳染病毒?眼科醫生破解防疫迷思,8招讓你用隱眼完勝疫情
6.維生素B、C:增強免疫力
source:pexels@Polina Tankilevitch
最後一項「維生素B、C」,主要是能增加抵抗力,好讓患者可以透過自身免疫力來戰勝病毒,而且這兩種維生素為水溶性,較易代謝,比較不會傷身,因此特別推薦可以作為疫情期間的常備藥品項。
延伸閱讀:在家約會也有儀式感!疫情不能出門別擔心,5大約會法讓情侶在家也甜蜜!
編輯整理:謝馨霈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