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容易對職場感到疲乏,總是沒日沒夜的加班卻得不到相對應的收穫,明明下了班生活卻總是被來電侵擾,所以開始用「安靜離職」的上班模式面對工作,但這樣的方法真的好嗎?有的人認為這是找回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卻也有人因此壓力滿滿,今天感到困惑的上班族們,就跟著儂編一起認識新興工作型態「安靜離職」吧!
延伸閱讀:有聽過「職場PUA」嗎?剖析職場生存法則!「這三步」認出危險信號不再被否定,制伏麻煩上司只需跟著做!
安靜離職是什麼?
source:pexels
「安靜離職」一詞爆紅原因出自於Tiktok上一位名叫Zaid K(zaidleppelin)的用戶,他在影片中講述安靜離職的意思是「辭掉你心中那個在職場上,期待追求卓越超群的自己。」用「不加班、不爭取升職」的態度做好份內的工作即可,不再將工作視為生活中的第一要事,反而更加注重工作外的個人時間,這就是在2022年度中造成話題的「安靜離職」
延伸閱讀:換工作沒有你想像中的容易!離職前最該問自己這五件事,你是追求穩定還是勇於挑戰?
找回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source:pixabay
在歐美這樣注重個人時間的國家,都有不少上班族為工作超時加班因此被侵占私人空間,更何況是加班文化盛行的亞州國家,下班後都有各式大大小小的工作來電與信件需要處理,根本沒時間陪伴家人或從事放鬆休閒活動,但有許多人在嘗試「安靜離職」後轉換心態,不再把工作擺在第一位後,反而能以輕鬆有餘裕的態度面對工作,重新找回工作與生活的分界線。
延伸閱讀:加班也做不完?老鳥不會告訴你的5個「提升工作效率」的神訣竅!
安靜離職v.s.直接離職
source:pixabay
「安靜離職」雖然讓不少上班族獲得喘息的空間,但也有人在嘗試之後感到壓力、憂鬱,更有心理學家表示這種心理狀態比「過勞」更嚴重,畢竟「安靜離職」本身不需要極力爭取或用盡全力達成目標,這讓喜歡挑戰的人們沒辦法在工作中獲取力量,因而產生厭倦工作的心態,所以與其用「安靜離職」應對一份不適合、不喜歡的工作,不如直接轉換跑道,探索自己未來的方向。
「安靜開除」等你默默離開
source:pixabay
不過除了員工自身的「安靜離職」外,作為頂頭上司的老闆也有「安靜開除」,疫情後面對通貨膨脹與市場改變等考驗,不少企業想從「人力」方面減少開銷,就會以用無視升遷、減少工作量、職場孤立等方式淺移默化的讓員工心灰意冷,自己主動遞出辭呈離開公司。
正向的「安靜離職」
source:pixabay
「安靜離職」益處頗多卻也暗藏隱患,偏消極的工作態度會讓上司想開除你、有時甚至會拖累整個工作團隊,所以想要「安靜離職」的上班族們記得以下2點:即使準時下班也要有效率的工作,在工作時間內扮演企業雇用的「好員工」避免惹老闆與同事不悅;在「安靜離職」中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畢竟「安靜離職」源於對工作的不滿,所以在這期間找到原因與上司溝通或轉換跑道才能終結痛苦的工作狀態,真正找到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
編輯整理:黃怡蓁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