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是一種性格,不能用「好」或「壞」來評價。許多人可能從小缺乏與他人互動,因而變得愈來愈害羞,也逐漸缺乏自信心。這些人不擅常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面對剛認識的人容易緊張;另外若曾在人際關係中受挫,也容易形成害羞性格。如果想要克服心理,坦然地與他人交流的話,可以練習以下方法。
延伸閱讀:自信心要如何建立?4種研究告訴你,每日一問「我是誰」提升信念、根除"比較心態"先從少用「社群媒體」開始
掌握 4 招不擅交際也能侃侃而談
1. 建立信心,先從和自己打招呼開始
建立自信是克服害羞的第一步,因此可以從向自己問候開始。每天試著對著鏡子裡的自己打招呼,先從簡短的問候開始,並調整自己的表情、手勢、語氣等,再慢慢增加內容,像是開始稱讚自己。如果養成主動打招呼的習慣,即使是和他人第一次見面,也能透過親切地問候,輕鬆自然地展開交談與互動,因此讓我們從主動的問候開始吧!
延伸閱讀:別再被「自卑感」綁架了!成為自信魅力的5個習慣,「表達有邏輯」很重要,建立成就感是關鍵!
2 .參與社交活動、提高互動能力
害羞的人容易逃避人群、傾向於自我行動,但也因此愈來越無法改善問題。參加社交活動是個不錯的方法,試著從小團體開始,再逐漸擴展至較大型的公共場合,另外可以藉由社交活動,來觀察別人的語言表達和應對技巧,也能吸收到許多新訊息,久了就能習慣處於不同場合,自然也不會緊張或害羞了。
3. 保持微笑並直視他人,再輕鬆提問
談話時面帶自然的微笑和眼神,能夠緩解緊張,並營造出雙方可以自在交談的氛圍;注視著對方說話也能產生信任與尊重感。此外,人們都喜歡有人聆聽自己,因此先成為一個傾聽者,並且因應對方的表述,再更進一步地提問的話,自然能建立起對話。當然,如果我們不是很健談,也不用逼迫自己要一直維持對話,更不需要搶話。告訴自己,對話的長度不是重點,重點是試著把我們的感受說出來。
4. 練習主動開口表達想法及提問
害羞的人可能因為沒有自信、缺乏表達意見的機會、或曾有失誤的經驗,而造成心裡自卑的陰影,因而不輕易說出自己的意見,也愈來愈不習慣在人群面前展現自己。因此想要克服膽怯,就要試著從主動開口發達想法、主動提問來訓練膽量,也不要覺得自己的意見不值得參考。可以選擇從比較有把握的話題切入,或者事先做足準備與練習;另外愈早發表出意見愈好,可以減輕不少心理壓力。如果還是會緊張,不妨在表達意見或與他人交談前,先做幾次腹式呼吸,讓自己和緩下來。
原文出處:女子學
更多內容:
別用害羞內向當藉口!面對職場環境,把話說好也是口袋必備的「專業能力」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