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是否曾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因為不得已,而必須離開孩子⋯⋯。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你會留些什麼給孩子,想和孩子說些什麼呢?
一名35歲的日本攝影師「幡野廣志」,不幸地被診斷出多發性骨髓瘤,他剩下的日子不多,身邊卻有一個2歲的乖兒子。面對即將離開這個世界、不能陪兒子長大的遺憾,這位爸爸絞盡腦汁想留下一些什麼,希望能代替自己陪伴孩子的一生。最後他決定把想跟不同階段兒子說的話寫下來,讓兒子未來面對問題時,可以想到「如果是爸爸,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攝影師留下的文字集結成書《離開前,我想跟你說……》,推出後逼哭了無數網友,更讓為人父母的讀者感同身受。
延伸閱讀:媽媽請少愛我一點?面對親子關係中的矛盾糾結,該如何面對和解決
癌末爸爸給兒子的一封信
「我認為我想留給孩子的並不是金錢。如果想賺錢,有很多方法可以賺錢,所以兒子可以自食其力、自己去賺錢。於是我想到,我想留下文字給兒子:讓兒子回想『如果是爸爸,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文字。在兒子遇到無法用金錢解決的問題時,我留給他的文字能夠成為他解決問題的線索、對兒子的人生有幫助的文字。」
延伸閱讀:「情緒勒索」怎麼解決?職場、親子間4種常見手段要注意,這5類型人最容易成為受害者,同情心氾濫最危險
爸爸留下來的話,
是兒子一生中最明亮的燈塔
「我希望兒子將來能夠走出自己的路,靠自己的雙腳走在人生路上,只是當他不經意地停下來歇腳時,我自己的文字能夠成為他遠遠眺望的燈塔。我的人生中有過很多討厭的事,但我並不希望小優(兒子)也體會這些事。但我也不會為了怕他失敗,要他走在父母為他舖好的軌道上,或是給他答案。我希望對小優而言,我是一座在遠處微微發亮的燈塔。即使在光線明亮時,看不到微微發亮的燈塔,在黑暗的大海上感到不安時,就可以帶給他安心感。
我對小優而言,或許並不是他孩提時代想要擁有的那種父親。即使如此,我希望在他痛苦和不安時,能夠想起我說的話。也許我的話可以成為他的心靈支柱,同時,希望小優某一天也能成為所重視的人的那道光。」
「很遺憾的是,
我有相當大的機率看不到兒子長大⋯⋯」
「我兒子今年兩歲了。父母有很多東西可以傳授給自己的孩子、父親也有很多東西可以傳授給兒子。有些智慧可以超越親子關係,超越性別和年齡,以一個人的身分,分享給另一個人。也可以將自己最佳的一切傳達給別人。我很希望能夠向年幼的兒子、向成為少年的兒子、向迎接青春期的兒子、向成為青年的兒子,傳達我身為父親最完美的想法。
很遺憾的是,我有相當大的機率無法做到這件事。我在三十四歲時,罹患了名為多發性骨髓瘤的癌症,我的脊椎上出現了腫瘤,當時醫生診斷我剩下三年的生命。在得知自己罹患了癌症之後,想到必須拋下妻兒,我哭了一整晚⋯⋯」
延伸閱讀:瑞絲薇絲朋母女像姊妹!這些「好萊塢親子檔」比夫妻還閃
在人生的漫漫長路裡,
幡野廣志最希望兒子明白的一件事
「兒子你要明白,錯對別人自認為的好就是『溫柔的虐待』。溫柔的人有同理心,能夠理解他人身體和內心的疼痛、能夠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向他人伸出援手。
當我兒子送玩具給托兒所的朋友、把點心拿給來家裡的客人時,總是滿臉笑容,很有精神地伸出手說:『給你!』我相信這是他看到我們夫妻送東西給別人時,無論自己和別人都很高興,所以就跟著模仿。兒子送朋友玩具或是點心時,並不覺得自己吃虧了,或是為送給別人,自己就沒有了感到生氣,而是看到別人接收玩具或點心時的喜悅,他也感到高興。
看到兒子努力為別人帶來喜悅,我和我太太也都很高興,覺得他很不錯,情不自禁露出了笑容。為別人付出固然是一種溫柔,但長大成人之後,就未必都是如此。在我得知自己罹患癌症之後,更深切體會到這一點。
隨著周遭的人知道我罹癌末期後,許多人向我伸出了『溫柔的手』。『你要多休息,接受最新最好的治療,努力多活一天也好。』這是父母和親戚等家人的溫柔。無論治療多麼辛苦,剩下的日子只能躺在床上。對他們來說,『多活一天』更重要。我非常瞭解他們是為我擔心,但我並不希望延長壽命,只是為了躺在病床上看天花板。
每兩個日本人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每三個日本人中,就有一人是因為罹癌身亡。只要活著,就會理所當然地遇到罹患癌症的人。這種時候,希望大家不要「溫柔地虐待」這些癌症病人。也不要就像把熱水倒入泡麵一樣,隨便向對方提出建議。
延伸閱讀:小孩和父母總是相欠債,最愛找碴的小孩星座第一名竟是「它」!
自以為是的關心,
原來也會成為傷人的利器
「日本的癌症標準治療,以及醫療體制的確有問題,很多醫生對病人進行了換成是自己,就不會接受的治療,但是他們並不是在為病人進行民間療法。至少醫療人員對病人進行治療時,承受了職業風險。但是,輕易提供建議的人,能夠對自己提供的建議負起責任嗎?他們對癌症的研究更勝於醫療人員嗎?『如果知道了什麼了不起的治療方法,不要向他人推薦,請在自己罹患癌症時親自嘗試,不要不負責任地給別人建議。』當我在網路上發表這樣的內容時,許多和我一樣,為善意的建議深受折磨的病人和家屬,以及遺族都留言表示支持。
也許我兒子再稍微長大一點之後,才能夠理解『溫柔的虐待』。但是,我現在已經開始慢慢告訴他。溫柔的人必須有同理心,能夠理解別人身體和心靈的疼痛。如果能夠理解別人身心的疼痛,就絕對不會不負責任地提供建議。同時,我想告訴兒子:『如果無法理解,可以先從想像開始。』如果是會讓對方不高興的事,即使自認為對方『一定會高興』,也不能去做。即使是自己很愛吃的零食,對方可能並不喜歡。我認為能夠在為對方著想的基礎上,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伸出援手的人,才是真正的溫柔。把自己的溫柔一股腦兒地丟給對方,並不是溫柔。」
父親的話,會陪著兒子長大⋯
人生的道路很長,如果一個人可以活到80歲,這位日本爸爸在經歷了二分之一的人生後,就必須忍痛跟至親的人說再見,而2歲的兒子也許不知道爸爸即將離開自己、也許不知道爸爸正在和病痛搏鬥,只為了陪在自己身邊多一天、多一秒⋯⋯ 上天關上了幡野廣志的一道門,卻也為他留下一扇窗,爸爸切身經歷癌症後的人生領悟,會成為兒子一輩子的嚮導,幡野廣志的話會陪伴小優在成長中的不同階段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父親的愛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而會深刻地留在孩子心中。
圖片來源:幡野広志官網
原文出處:媽媽經
更多內容: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巴西老夫婦廝守60余年圓夢拍婚照,紀錄嫁給愛情的樣子
傷痕累累也盡全力愛孩子!憂鬱症媽媽只是生病了,但對孩子的愛絲毫不減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