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Pexels
不論因為什麼原因,多數人都曾或多或少地,有過失眠經驗。腦袋明明很累,很想好好休息,但無奈身體怎麼樣都睡不著,於是你翻來覆去,在棉被裡反覆焦躁一整晚,越睡越焦慮。外媒 BBC 曾在過去發表一部經典紀錄片《10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leep》,透過訪問科學家與專家,提供各種不同建議,試圖幫助大眾克服睡眠困難,內容提到可在睡前泡熱水澡、調整飲食習慣等。然而,十幾年過去,那些方法放在現代還管用嗎?答案可能不盡然。
因此,2019 年,BBC 記者 Simon Mundie 再度採訪一位英國睡眠專家 Guy Meadows,要提供新版失眠指南。究竟睡眠專家的建議是什麼?立刻帶你一起看!
延伸閱讀:「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跟失眠沒關係!營養專家親授「飲食法」緩解身體慢性發炎!
解決失眠問題之前,先選擇適合自己的療法
source:Pexels
心理治療方法分很多種,除了最常見的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CBT)以外,還有一種「接受與承諾治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根據 BBC 報導,「接受與承諾治療法」指的是「透過改變人們與失眠的關係與症狀聯想來改善睡眠:比如,大腦失控所導致的思緒萬千、恐懼、焦慮等等。」
Guy Meadows 表示,ACT 能削弱人們對夜晚與失眠的焦慮、恐懼,透過降低害怕,進而達成順利入睡的目標。而關於 ACT 的幾種實用方法,共有八個步驟。
接受無法入眠的事實
source:Pexels
首先,你必須接受自己「此刻」就是無法入睡,不讓自己為此掙扎與焦慮,讓心情和緩下來。
學會放鬆
source:Pexels
睡不著的感覺固然讓人焦慮,但 Guy Meadows 表示,越這麼想容易越緊張,距離「睡著」的目標也就更遙遠。
延伸閱讀:壓力大讓人睡不好?哈佛身心權威提點5招「減壓放鬆技巧」:腹式呼吸、漸進式拉伸,讓你一夜好眠!
化消極為積極
source:Pexels
如果你睡不著的原因,是因為隔天有個重要的發表會、演講等,與其消極地讓焦慮把自己吞噬,不如奪回主導權,嘗試去面對與歡迎,而不是逃跑與害怕。
練習正念
source:Pexels
Guy Meadows 建議,如果你真的睡不著,可以找個安靜的角落或地方,坐下來靜靜地感受周遭環境的一切,轉移注意力,感受當下身體與內心的變化。
作息盡量有規律
source:Pexels
保持規律的作息,也對減緩失眠極有幫助。太早就寢或太晚起床都會打亂生理時鐘,最好是能保持每天同個時間上床,同樣的睡眠長度。
想想對你最重要的事
source:Pexels
Guy Meadows 表示,有許多人為了解決失眠問題,反而拒絕所有社交生活,拋下對自己而言重要的事。而他建議最好不要這麼做,否則如果不成功,你對失眠的厭惡感會越來越強烈,也會越來越無法接納自己的每個狀態。
延伸閱讀:「 食物界的開心果」是酪梨!營養師整理5大「 快樂食物」,巧克力竟然沒上榜!
午後不碰咖啡因飲料
source:Pexels
咖啡因,常見的失眠原因之一,Guy Meadows 建議,要喝可以,請早點喝。
待在床上
source:Pexels
許多人一旦感受到睡不著覺,就會開始滑手機、聽音樂,這些行為可能無助於睡眠,反而讓睡意消失。最好的等待方式就是,躺在床上,留在原地。
原文出處:女人迷
主圖來源:Unsplash
更多內容:
為何總是失眠又情緒不穩?側睡、仰睡、趴睡其實會影響身體健康!
明明累到不行,睡前還是忍不住滑手機:你也是「報復性熬夜」一員嗎?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