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腳痛不一定是痛風!這「5種情況」也會引起疼痛:調整飲食不是關鍵,配合用藥才能有效治療

半夜腳痛不一定是痛風!這「5種情況」也會引起疼痛:調整飲食不是關鍵,配合用藥才能有效治療

  • #調整飲食
  • #痛風
  • #退化
  • #關節發炎
  • #腳痛
  • 半夜腳痛不一定是痛風!這「5種情況」也會引起疼痛:調整飲食不是關鍵,配合用藥才能有效治療
  • 半夜腳痛不一定是痛風!這「5種情況」也會引起疼痛:調整飲食不是關鍵,配合用藥才能有效治療
  • 半夜腳痛不一定是痛風!這「5種情況」也會引起疼痛:調整飲食不是關鍵,配合用藥才能有效治療

黃先生退休兩年,原本晚上都還睡得安穩,這天竟然半夜覺得腳痛到醒過來。他發現自己左腳大拇指腫了起來,看起來紅紅的,要起身上廁所時,踩到地板更是痛到受不了,只好一拐一拐地走著。

延伸閱讀:秋冬手腳冰冷「泡腳」5大正確觀念!水位最低超過X公分,木桶比浴缸更有感的原因是這個!

     

痛風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特性

半夜腳痛不一定是痛風!這「5種情況」也會引起疼痛:調整飲食不是關鍵,配合用藥才能有效治療

source:照護線上

臨床上痛風病人表現的症狀常常是很典型的,痛風發作的時候,患者常在大腳趾或腳踝處感到紅腫熱痛,疼痛來得快,外觀上也會很快就變得愈來愈紅、愈腫。而且疼痛強度常在24小時,也就是一天之內就達最高。若是碰到、壓到也會非常痛,又常發生在大腳趾和腳踝,因此幾乎無法承重,患者不好走路。痛風患者會提到,可能之前有類似的經驗,然而最近變得疼痛愈來愈頻繁發作,且程度愈來愈嚴重。

痛風發作的原因是因為血中尿酸濃度高,而形成細長尖銳,像細針般的尿酸鹽結晶聚積於關節腔內,導致關節發炎腫脹。而要確診初次痛風發作,可從腫脹的關節腔、滑囊抽出尿酸鹽結晶。對於頻繁反覆發作的案例來說,患者關節受到破壞,呈現變形,因此做影像檢查時會看到骨頭受到侵蝕,邊界凹凸不順,甚至在皮下長出痛風石。

延伸閱讀:不是只有火鍋湯頭才引起痛風!醫師公布「痛風飲食排行榜」,第一名不是海鮮、豆腐?加碼6招讓你遠離痛風

     

半夜腳痛不一定是痛風!這「5種情況」也會引起疼痛:調整飲食不是關鍵,配合用藥才能有效治療

source:Unsplash

雖然痛風的時候血中尿酸指數會高,然而抽血倒不一定與痛風診斷有直接相關。研究發現一般無症狀的人可能也會有高尿酸血症,甚至在血中尿酸高達10mg/dL之後,追蹤起來還有15年都沒發作痛風,因此抽血發現高尿酸的人,不一定代表就會有痛風。

然而,痛風被稱為富貴帝王病,以年長的男性患者為主,常常同時有高血壓,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使用利尿劑,與慢性腎臟病等問題。

          
會類似痛風發作的幾種狀況

半夜腳痛不一定是痛風!這「5種情況」也會引起疼痛:調整飲食不是關鍵,配合用藥才能有效治療

source:照護線上

不過,並不是腳一腫起來,或有腳痛的情況,就一定是痛風。若在腳腫痛起來之前,曾經撞到、踢到,要小心是否為「外傷」引起的關節疼痛,並找個X光確認是否有骨折。如果紅腫熱痛的位置不在關節上,可能是皮膚與皮下組織的感染,也就是「蜂窩性組織炎」發作。如果關節疼痛的狀況是與日俱增,慢慢發作的,就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而不是急性痛風發作。在檢驗時,抽取出的關節滑液沒有發炎、沒有結晶沉積,而影像上會看到關節之間空間變小與骨刺產生。
如果關節發生紅腫熱痛之際,還有明顯的發燒與菌血症等感染事實,抽出的關節腔液白血球含量極高,並培養出細菌,這屬於「敗血性關節炎」,容易發生在曾經置換過人工關節的位置。還有一種狀況被稱為「假性痛風」,患者同樣會表現出急性關節炎發作,腫痛不適的症狀,然而在抽取關節腔液分析後,並不會找到尿酸鹽結晶,而是找到焦磷酸鈣的結晶沉積,因此假性痛風是「焦磷酸鈣沈積疾病」,與其他代謝性疾病有關,像是甲狀腺機能低下,副甲狀功能亢進,與低血鎂症。

延伸閱讀:天氣一變膝蓋就痛?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病因、治療一次看,加碼4大發作因素要留意!

     
面對痛風,光是調整飲食並不夠

半夜腳痛不一定是痛風!這「5種情況」也會引起疼痛:調整飲食不是關鍵,配合用藥才能有效治療

source:照護線上

這些原因都與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看起來若能改變飲食、改變生活習慣,應該可以減少痛風的發作。然而在最近的一些研究裡發現,無論是採取低卡飲食,或是低普林值飲食,對降低血中尿酸值的幫助都不大。因此,即使患者平時變得很注重飲食,保持不菸不酒、不吃海鮮的習慣,血中尿酸濃度依然偏高,痛風還是會發作。所以,生活習慣與飲食的調整,常常對於改變其他與痛風相伴的疾病會比較有用。但對於痛風的控制與治療,還是要有藥物配合,才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而弔詭的是,治療痛風與治療其他相伴疾病的藥物,有時候好像會互相「打架」。舉個例子,平均看下來四個痛風患者裡,只有一位沒有高血壓,其他三位都同時患有高血壓。平常用來治療高血壓的藥物裡,有一些會讓人的血中尿酸濃度變高,而增加了患者痛風的機會。同樣的,若患者突然急性痛風發作,而需要使用類固醇降低發炎反應,這時高血壓就可能因此變嚴重。因此,面對痛風發作,要透過詳細的病史詢問、身體檢查、及抽取關節腔液做出診斷,並用秋水仙素、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藥先降下急性發炎反應,之後則要持續使用降低尿酸值的藥物好一段時間,來好好減少痛風反覆發作的機率。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腳突然腫痛,這是痛風還是退化?該怎麼辦?

主圖來源:Canva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半夜腳痛不一定是痛風!這「5種情況」也會引起疼痛:調整飲食不是關鍵,配合用藥才能有效治療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