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5日節氣來到「小寒」,天氣寒冷,大冷還未到達極點,所以稱為「小寒」。小寒時節,民間忌諱天暖,有諺語「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說」的說法,如果小寒不冷,到了大寒,天氣就會極為嚴寒,冷到用語言無法形容的地步。民俗專家楊登嵙老師也特地提點一些注意事項!
延伸閱讀:2022年「冬至」7大民俗開運法揭秘!除了要吃湯圓還能吃餛飩,拜月老招桃花也可以?
1.牛龍羊狗注意身體

2023年「小寒」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牛、龍、羊、狗,尤其腸胃方面容易出毛病,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不可暴飲暴食。要慎防心臟、及血管方面的疾病,平時要多做檢查,杜絕後患,也不宜參加刺激性或危險性的運動,容易從高處摔倒,導致頭部流血受傷。
延伸閱讀:2022「大雪」民俗養生4大注意事項!這4生肖注意身體、多吃「黑色食物」保健康,還是最佳補眠好時機!
2.防寒補腎

小寒的飲食原則是「健脾胃、養肺腎。」以「防寒補腎」為主,進補食物可選擇栗子、大棗、桂圓肉、淮山、蓮子、枸杞等。但體質偏熱容易上火的人,則要注意涼熱的合理搭配。冬天宜養腎,可食鹹味食物,如海帶、紫菜和海蜇等,但不宜過多,宜吃溫熱及黑色食物,如羊肉登溫腎壯陽、熱量高的肉類,而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等黑色食物及杏仁、核桃、大蒜、栗子、桂圓等食物,均有補腎益腎作用。
延伸閱讀:2022年「小雪」節氣5大民俗養生注意事項!4生肖小心毛病、防小人,把握「紅色開運法」求財招桃花
3.帽子要戴、別光腳

小寒代表天氣越來越冷,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襖,人的頭部是平衡整個身體熱量的最主要部位,若頭部受寒,就容易感冒。衣物以深色、質輕、保暖為宜,選用重量輕、膨鬆、保暖性強的羊毛、絲棉、羽絨等製品。另冬季時大多數人的腳部溫度偏低,腳底有很多穴位,受涼後會可能引起人體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慢,抵抗力下降,要特別注意保暖,別光腳踩在冰冷的地面上。
4.早睡晚起最棒
.jpeg)
小寒作息宜早睡晚起,待天亮之後再起床對身體比較好,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身體的陰氣,使身體內的陰陽平衡滋養臟腑,增加身體的強壯程度。寒冷低溫天氣裡,為避風寒,應適當早睡、晚起。另外不建議早起洗頭,因為早上時間緊迫,很多人沒等頭髮乾透就外出,很容易受風寒,輕者會頭痛,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大小關節疼痛,甚至肌肉麻等狀況。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