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是什麼?翻開維基百科,它會告訴你「自私是個人把自己的考慮,或將利益置於他人的利益之上。」仔細斟酌,會發現其實自私關乎的並非自身利益,而是自身行為侵犯到他人的權利,方可稱之為「自私」;若關注於自身利益而未侵犯到他人權利,這不是自私,這只是「比較愛自己」。然而現今有許多人濫用「自私」來綁架他人情緒,例如當對方的所作所為不合意,便可以高聲喊出「你很自私,什麼事都只想到自己。」曾幾何時考慮自己變成一種負面行為了?
延伸閱讀:總是得不到他人的尊重?透過4個方法找回「關係自主權」,學會拒絕後還是有人會愛你!
總覺得他人自私的你,也許才是自私的那方
回到自私的定義,假若自私是個人把自己的考慮,或將利益置於他人的利益之上,那在沒有侵犯到他人權利下的利己主義,並不能被歸納為自私,而是生存所需使然的行為表現。這類人透過反思自身需要,並進一步思考如何學習滿足需求,來達成無需仰仗他人或某段關係,而是以自足、實質上未傷害到他人的方式來自我滿足。
當這類人透過這種方式達成自身需求,並未傷害到他人、卻也沒有進一步替自己之外的「他人」設想,這樣的人並不自私,只是手騰不出空、無法顧及自己之外的人,而你卻因為他無暇顧及你的需求,只正視他自身的需求而指責他自私,也許你才是自私的那方。
延伸閱讀:成熟大人必知!想要維繫好關係,5個「看破不說破」情境你應該明白!
不要以自私之名,綁架他人的情緒與價值觀
當說出「你很自私,什麼事都只想到自己」的同時,假設對方未將成就建立在對他人的傷害或困擾上,那這時自私的不是對方,是要求他人「不要什麼事都只想到自己」的那個對象。當對方只是在做他自己,而你卻要求他不要那麼自私的只做好自己,將自己對於無私的想像用「自私」包裝後加諸於他人身上,並要求對方要依自己的標準行事、成就自己的期待框架。這時侵害到他人權利的人,是用所謂道德標準來綁架他人情緒與價值觀的那方。
美其名透過「指責他人自私」來包裝自己對他人有所期待,不如正視每個人都有利己主義的需求,放過自己也放過他人。
延伸閱讀:自私型男友5大特徵:他愛的不是妳,是自己想要的愛情
原文出處:女子學
圖片來源:韓劇《三十九》劇照
更多內容:
生活中難以拿捏的平衡:人的歷程各有不同,別用自己的經驗去「感受」別人的感受
每個人的痛苦都很不一樣,別輕易評價對方的感受:比起大聲加油吶喊,更好的是肯定陪伴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