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發現全心投入的事物最終發展不如預期,就會終日感到鬱鬱寡歡。其實能察覺到自己的情緒還算好辦,若是麻木不仁,可能代表我們早已筋疲力盡到無法釐清自己的感受,就算偏離自我也渾然不覺。如果我們沒發現自己不快樂,就會離自我越來越遠,內心的焦慮也會越演越烈。若是想減輕焦慮,首要之務就是訓練自己能敏銳察覺內心產生的不悅及矛盾感。本篇將介紹暫時脫離焦慮環境的方法,這些都是親自實踐並奉行至今的有效行動。
延伸閱讀:平時頭暈、胸口悶嗎?這「6大原因」都會引發頭暈症狀,胸痛持續超過 X 分鐘要趕緊就醫!
手機先SHUT DOWN
source:Pexels
先把手機關機吧!手機幾乎佔據了日常生活所有的零碎時間。過去能夠放空的零碎時間,如今都被手機霸佔。少了放空的時間,感覺就像隨時有人在後頭追趕自己般,讓人靜不下心來。利用關機爭取時間及空間上的寧靜,才有機會察覺自己是否被焦慮追得團團轉。如果我們面對訊息的流逝能感到無動於衷,內心焦慮感也會減少幾分。只要持之以恆地關機,就能跨出遠離焦慮世界的一小步。也許尚未習慣時會感到焦躁不安,但大家不妨先從晚上關機開始做起。
向不想去的邀約SAY NO
source:Pexels
每個人多少都有著推不掉不想去的聚餐和聯誼,最後答應赴約的經驗吧?試著拒絕這種邀約吧。我通常是盡可能地全數拒絕,也會稍微編些理由,好讓自己更容易拒絕別人。真要說起來,勉強自己赴約是對自己的心說謊。既然橫豎要說謊,與其對重要的自己說謊,不如對無關緊要的他人說。不必在連見面都會讓自己感到厭煩的對象面前裝好人。如果邀約對象是自己也想見的人,我們絲毫不會產生拒絕的念頭。比起想理由,更值得省思的是,如果不去也沒差,為什麼無法誠實與對方說不想去?大家可以利用拒絕邀約爭取到的寶貴時間,好好思考一下。
延伸閱讀:吃多微波不一定會增加罹癌機率!醫生破解「抗癌飲食」 3 大迷思,吃素會降低罹患癌症的機會?
來一趟溫泉旅行
source:Pexels
無論是關機或是拒絕邀約都有困難的人,去能不帶手機,還能順理成章拒絕邀約的地方也是一種辦法就是-去泡溫泉。這是當今社會大眾都能輕易前往,又能遠離手機的超優質場所。泡溫泉跟前述提過的「關機」有異曲同工之妙。暫時脫離自己的生活圈,以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多半會發覺內心的困擾意外地不算什麼。成為自己的旁觀者,就能冷靜看待事物,也能從第三人稱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溫泉旅行的主要目的是為自己製造空白時間,最好避開影音文字等資訊,減少人為的干擾。最好選擇那種能被大自然圍繞,令人放鬆的露天溫泉。泡溫泉時就算有人來電,也享有不接聽電話的豁免權,自由感也油然而生。
延伸閱讀:再小心謹慎也無法避免偏見!人不可能永遠客觀、理性,找到自己生活的平衡即可!
在冥想中歸0自己
source:Pexels
冥想是有意識地讓身體靜止不動,將自己的思緒專注於某個點。在冥想時,我會任由雜念來來去去,並且在覺察後,放任念頭飄遠。冥想十到二十分鐘後,你會神奇地發現,習以為常事物彷彿又是初次造訪、認識,帶給自己耳目一新的感受。映入眼簾的是煥然一新,宛如初次邂逅的世界。冥想久了,還能體察到自我使人反感的言行。有時還會突然領悟到很多道理。冥想的重點並非得到什麼,而是「做就對了」。別抱任何期待,平心靜氣去做就好。之所以會持續冥想,是因為思緒放空的感覺相當放鬆。冥想可以讓自己強制進入這種狀態。冥想具有和關機、泡溫泉相同的效果。唯有在這段時間裡,會讓我覺得自己毫無牽掛,就像是人不在現場,因此所有焦慮都跟自己無關。我認為想跟焦慮保持距離的話,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資料來源】
書名:《在都市窩居10年,我過得還不錯》
作者:大原扁理
出版社:采實文化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