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案例逐步增加:傳染力強、潛伏期長,醫生建議以下7種預防方式!

猴痘病毒案例逐步增加:傳染力強、潛伏期長,醫生建議以下7種預防方式!

  • #健康
  • #皮膚
  • #病毒
  • #猴痘
  • #傳染病
  • 猴痘病毒案例逐步增加:傳染力強、潛伏期長,醫生建議以下7種預防方式!
  • 猴痘病毒案例逐步增加:傳染力強、潛伏期長,醫生建議以下7種預防方式!
  • 猴痘病毒案例逐步增加:傳染力強、潛伏期長,醫生建議以下7種預防方式!

最近大家是否注意到猴痘病毒的新聞呢?在傳染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際,真是有點讓人心煩意亂啊!不過,既然猴痘病毒的案例正在逐步增加中,我們還是不免該花點時間了解這個病毒。

延伸閱讀:曬到太陽皮膚就會起紅疹?你可能是得了「日光性皮膚炎」,避開這些食物讓過敏不再找上你!

    

猴痘病毒的出現

猴痘病毒案例逐步增加:傳染力強、潛伏期長,醫生建議以下7種預防方式!

Source:Pexels

於1958年,一群研究用的猴子之中出現了類似天花的群聚感染,爾後科學家發現其病因並不是天花,而為一種新的病毒,此後這個病毒就被命名為「猴痘病毒」。1970年,第一個人類感染猴痘病毒的案例出現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患者為一名9個月大的嬰兒,他同樣是表現出很類似天花的症狀,但當地已在1968年宣布天花絕跡,後被發現這是類似天花的「猴痘病毒」感染。

之後,感染猴痘病毒的案例也都是出現在西非與中非,主要是奈及利亞與剛果民主共和國這兩國境內。由病毒基因型區分的話,猴痘病毒分成「剛果盆地分支(中非分支)」與「西非分支」兩種,剛果盆地分支(中非分支)病毒的傳播力比較強,造成的症狀亦較嚴重。目前由於地理上的區隔,兩個分支傳播的位置並不一樣,只有喀麥隆這個國家兩種病毒分支都曾經被發現過。(目前在世界不同地區傳播的病毒分支是西非分支。)

     

猴痘病毒案例逐步增加:傳染力強、潛伏期長,醫生建議以下7種預防方式!

Source:Canva

過去在其他國家發生的零星個案,可能是從中非或西非進口齧齒類動物或靈長類,或到當地旅遊。例如2003年時美國曾因為從非洲進口寵物土撥鼠,而造成幾個意外感染案例。英國則有旅客去到非洲旅遊後,回國發現感染。

在2022年初,全球猴痘感染案例幾乎都集中在中非與西非,而且多發生於15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大概累計有1200個猴痘病毒的感染案例。而2022年五月開始,英國出現猴痘病毒感染的群聚感染,其中一人曾到奈及利亞旅遊,之後疫情就散播到歐洲、北美、南美、澳洲、與亞洲,到了2022年6月24日,這波疫情已經造成超過4000位新感染者。

延伸閱讀:時常全身癢癢起疹看這邊!你可能是「組織胺不耐症」,「這些」食物不要再吃!

    

猴痘病毒造成的症狀

猴痘病毒案例逐步增加:傳染力強、潛伏期長,醫生建議以下7種預防方式!

Source:照護線上

感染猴痘病毒後,潛伏期約5到21天。之後表現出發燒,頭痛、淋巴結腫脹、肌肉痠痛、背痛、與疲憊無力等類似流感的症狀。

跟麻疹、水痘、天花最大的不同,是猴痘病毒很早就會造成淋巴結腫脹。發燒的一到五天內,患者可能出現皮膚的紅疹,從臉部開始拓展到全身各處,疹子本身會癢、會痛,最多都是在臉部和四肢,軀幹比較少。可以是扁平的斑塊紅疹,也可以是微微隆起的丘疹,或出現一些大小不一的水皰或膿皰,然後變成潰瘍的病灶並結痂,這些皮膚病灶旁邊會變得比較紅、或帶有色素沉澱,痂皮最後會自動脫落,可能會留下疤痕。全身上下因為出現病灶的時間點不同,不一定會剛好都看到同一種樣貌,可能有些地方的還是斑塊紅疹或膿皰,有些地方已經結痂了。有些患者只出現幾個皮膚病灶,有些則是全身密密麻麻出現難以計數的皮膚病灶。

    

猴痘病毒案例逐步增加:傳染力強、潛伏期長,醫生建議以下7種預防方式!

Source:Pexels

這樣的描述屬於典型的猴痘病毒感染樣貌,但在2022年這段時間的爆發,許多患者表現出較不典型的症狀,甚至沒有發燒,沒有腫脹的淋巴結,只有一點點皮膚病灶。

通常感染猴痘病毒的症狀會持續二到四星期,之後會好轉。近期認為死亡率約為3%到6%。至於有沒有「無症狀帶原者」,仍屬未知。猴痘病毒與天花病毒經常被拿來一起比較。在1980年的時候,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宣布天花病毒從人類社會絕跡,而目前認為與感染天花後的症狀相比,感染猴痘病毒的症狀比較沒那麼嚴重。

延伸閱讀:「肌少症」不是老年人專利!營養師指南5大飲食運動重點,運動不能少、這個營養很重要

    

猴痘病毒的傳播

這一波的猴痘病毒來得突然,目前無法明確地了解猴痘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環為何,但齧齒類動物最有可能是猴痘病毒的自然宿主。

猴痘病毒案例逐步增加:傳染力強、潛伏期長,醫生建議以下7種預防方式!

Source:照護線上

在非洲當地,猴痘病毒的傳播可能是從動物傳播到人類身上,例如獵人碰觸到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或黏膜,都可以是感染途徑。假使烹煮過程沒有完全加熱煮熟,吃受到感染的非洲野味也可能造成人類的感染。

目前在世界上傳播的猴痘病毒屬於較溫和的西非分支。人與人的傳播並不容易,通常包括患處、體液、與呼吸道飛沫的密集接觸。病毒可以從皮膚的缺損處、呼吸道、口鼻眼睛的黏膜進入到新的宿主身上。若長時間碰到沾有病毒的物質也會令人感染到猴痘病毒,像是使用了感染者使用過的被單、毛巾,直接碰到感染者的皮膚患處,或碰觸患者身上或下的痂皮,也會傳播病毒。

延伸閱讀:魚油到底該怎麼吃?營養師解答 5 個魚油迷思!「這」時間吃竟可以增加吸收力?

     

猴痘病毒的治療與預防

針對猴痘病毒的感染的主要治療法是支持性治療,給與患者充足的水分與營養補充。幾個抗病毒藥物已進入研究計畫,會因應傳播疫情開放使用。

猴痘病毒案例逐步增加:傳染力強、潛伏期長,醫生建議以下7種預防方式!

Source:照護線上

大家應該最想知道的是,要怎麼避免猴痘病毒的預防:

○ 接受天花病毒的疫苗對預防猴痘病毒是有效的。
○ 避免接觸受感染的動物
○ 肉類食物要完整煮熟,不要生食或部分生食
○ 經常以肥皂洗手
○ 避免多重性伴侶,採取安全性行為
○ 不要與不確定是否有感染的人共用被單或毛巾
○ 若醫療人員需要照顧可能的感染者,要穿防護衣、戴N95、手套、面罩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猴痘病毒 你該知道的傳播方式與症狀(圖解懶人包)。】

主圖來源:PexelsUnsplash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猴痘病毒案例逐步增加:傳染力強、潛伏期長,醫生建議以下7種預防方式!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