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伯伯都吃得很健康欸,炒菜煮湯都不加鹽!」是這樣嗎?食鹽中的「鈉」是維持生理正常機能的必要條件,嚴格執行低鈉飲食反而會讓身體電解質無法平衡,尤其是老年人需要特別注意,低鈉血症嚴重是會致命的!
延伸閱讀:夏天要喝多少水才夠?營養師破解迷思:飲料、茶、咖啡都是水!加碼一招快速判斷身體是否缺水
鈉要多吃還少吃?
source:canva
高鈉總讓人聯想到高血壓,給人一種不好的印象,因此聽過長輩就真的餐餐不加鹽,也嚴格限制含鈉的食物,但「鈉」絕對不是越低越好,一般健康的人不需要太過嚴格限鹽,只要注意少吃高鈉食物、少沾醬,並在買或吃加工食品時,注意營養標示的「鈉」含量,控制不過量就能避免身體負擔。
延伸閱讀:義大利麵紅醬、白醬、青醬該怎麼挑?營養師教你如何挑選,從麵種類、醬料到肉類,想吃不胖的你必看!
鈉在身體的生理作用
source:canva
鈉是人體體液中重要的陽離子,在人體中大部分存在於血液和細胞內外的液體中,身體內的鈉含量受到腎臟、大腦及腎上腺的共同調節,對於維持血壓和水分恆定非常重要,同時也參與肌肉的收縮、神經傳遞和心臟的功能,對於維持生理機能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減少15%飯量,輕鬆改善脂肪肝!日醫教你7天輕控醣,掌握飲食黃金比例
不吃鹽、喝太多水都會造成低鈉血症
source:Heho健康
有幾種情形會讓血液中的鈉含量太低,就是所謂的低鈉血症,尤其在老年人當中更容易出現,因為老年人體內的水分比例下降,電解質的波動就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低鈉血症可能會造成人格改變、嗜睡、神智不清和肌肉無力,嚴重甚至可能引起癲癇發作、昏迷,甚至死亡,若發現有低鈉血症的風險,並出現以下症狀,記得盡快尋求醫療協助。
心臟、腎臟和肝臟功能下降:器官疾病有可能導致液體無法正常排出,過多水分累積在體內而稀釋鈉含量。
喝太多水:過量的水若超出腎臟排水的能力,就會導致鈉的比例下降;或因為在長時間比賽中,例如馬拉松,鈉在流汗時被排出,如果又喝了大量的水,就提高低鈉血症的風險。
source:canva
藥物:藥物(利尿劑、抗憂鬱藥物或止痛藥)可能會干擾正常的激素分泌和腎臟排泄的過程,影響血鈉的濃度。
慢性嚴重嘔吐、腹瀉或引起脫水的疾病:如某些癌症或肺炎,會導致身體流失過多電解質,並增加體內抗利尿激素的量,使血鈉下降。
荷爾蒙異常:腎上腺功能不全導致腎上腺素產生能力受損或甲狀腺激素太低也會導致血鈉下降。
【本文由「Heho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出處:不吃鹽很健康?吳宜庭營養師:5大原因易釀「低鈉血症」 老年人要注意!】
更多內容: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