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美國演員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的家屬代為宣布他確診失智症,威利的女兒塔露拉(Tallulah)回憶,父親明顯出現認知能力衰退的跡象,記不住台詞、事情要重複溝通,她把病情歸因於拍電影受傷造成的聽力受損,直到病情加重才決定深入檢查,可能也因此錯過早期治療的時機。
延伸閱讀:年紀大會有「老人味」?研究證實40歲後男女都逃不過「老人味」,2 個關鍵讓你降低惱人的體味
33% 選擇隱瞞病情,錯過早期治療時機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 年統計,失智症是全球十大死亡原因的第 7 名,如果僅看高收入國家的 10 大死因,失智症高居第二名。聚焦台灣,衛生福利部統計 2022 年台灣失智人口超過 30 萬人;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9 年後的台灣,每 100 人就有 2 位失智者。
英國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Society)調查 1100 位受訪者,包括確認罹病的失智症患者、潛在的失智症患者及照護者,其中 33% 的人注意到自己或親人出現失智症狀後,會默不作聲超過一個月,僅有 15% 的人提出觀察結果並求助;23% 的受訪者在發現 6 個月後才向醫療專業人員求助。「我們不能再害怕『失智』這個詞彙。」英國阿茲海默症協會執行長凱特.李(Kate Lee)表示,大眾必須要直球面對失智症,不要讓困惑、恥辱或焦慮等情緒延誤診斷和治療。
延伸閱讀:我們都是被騙大的!盤點爸媽最愛用來「哄騙小孩」的經典大語錄,台灣生長的我們不可能沒聽過!
失智症不是老化,是生病!出現 5 個跡象,可能是罹患失智症
為什麼有超過 3 成的人不願對外求援?這份調查顯示,高達 64% 的人混淆了正常老化與失智症的症狀。失智和衰老,哪裡不一樣?衰老像是電腦 CPU 運作速度變慢,慢慢處理還是會有正確結果,例如某些名詞和句子想得到卻說不出來,但幾分鐘後就可以想起來,但失智症則會出現認知缺失等問題,兩者的情況有所不同。
英國暢銷作家、同時也是醫師的阿米爾.汗(Amir Khan)醫師直言,必須改變老了就容易遺忘的錯誤想法,「失智症不叫變老,而是生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At Ucla)的老年醫學專家大衛.魯本(David Reuben)解釋,失智症是一系列疾病的統稱,涉及持續性的智力功能喪失,其中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是最常見的疾病。
美國老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提供 5 個觀察重點,幫你早期判斷自己或親人是否有可能罹患失智症:
1. 反覆問同一個問題
2. 難以遵循食譜等指示
3. 在一個熟悉的地方迷路
4. 對時間、地點和人物變得愈來愈困惑
5. 不照顧自己,包括飲食不當、忘記洗澡、做出不安全的行為等
簡單來說,偶爾不小心丟掉東西、錯過帳單繳費截止日,都是正常的,但如果總是無法處理每月帳單、時常放錯物品的位置,就有可能要多留意。除此之外,也可以透過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的「AD-8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評估究竟是單純老化還是失智症,讓自己或者親人在極早期就獲得治療與幫助。
延伸閱讀:當「提早退休」成為新風潮,該做足什麼準備?6 個迎接優雅老後的哲學
原文出處:經理人
圖片來源:canva
更多內容:
每天至少要喝兩公升的水?茶可以取代水嗎?專家:別再輕信「健康迷思」
焦慮、不安感來襲怎麼辦?《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的 3 種療癒小工具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