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女人迷編輯 Audrey Ko
守本分努力工作卻被罵,可能代表尚未釐清工作內容。今天來傳授職場溝通架構,教你清楚表達不同意見、冷靜理性處理主管要求。
延伸閱讀: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職場上最容易遇到的 4 個工作陷阱:「出賣你的,永遠是身邊的人。」
為什麼守本分努力工作,還老是被罵?.jpg)
這兩年工作上並不如意,職場上莫名的霸凌時有發生。
例如上級只要求製作五個鏡頭的動畫,照做卻被老闆嫌太簡單因此被罵;照著老闆的要求做複雜些,提出攝影器材的採購建議,結果金額不符合要求,也是被罵。或者照著會議上老闆的決議執行,結果老闆的老婆不在狀況內搞錯,也扭曲事實說我不夠認真。更有甚者,當老闆要求製作侵犯智慧財產權的內容時,我不從,也是一陣罵。
我發現,在職場中「守本分乖乖做事」、「力求上進」,或是「站在上位者的角度看問題」,其實是一種奴化他人的精神喊話。老闆未必是真正有實力的人,有時只是運氣好,賭贏而已。即便老闆有實力,也未必完全公義,而是完全以利益為導向,最好能一份薪水都不發最開心。
「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其實只是場面話,其實只是要你站在他的角度思考,而對方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種種跳脫三觀的現象出現時,認真努力求上進好像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反倒是偷懶奉承又自私,才真正能獲得成功。當這個社會充滿了不公不義,真正認真想做事的人,反而是自欺,想要求上進,認真的人又該怎麼生存呢?
延伸閱讀:職場上真正可以「講心事」的人,需具備這 4 種特質:「慢熟的人,反而值得你深交。」
釐清工作目標與內容、冷靜反應不合理要求.jpg)
首先我們要先理解,職場是人與事的交集,因此許多事情,總會有多元視角,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解讀。
由於沒有實際參與你的工作環境,再來每個人在職場中能做的,通常都是從自己開始改變,才能帶動身邊環境改變。因此以下的建議,也會專注在遇到類似情況,你能做的事情上作討論。
延伸閱讀:職場上真正厲害的人,都具備這 4 種工作習慣:「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有用,要看結果。」
一、主動核對工作內容
如果在工作默契上,發現自己與上級對於工作內容與工作產出有不同理解,可以直接約一個會議,核對工作的目標、內容、最終產出結果,並留下清楚的共識紀錄。
欲觀看完整內容請至女人迷觀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女人迷,內文經過原作者授權
主圖來源:canva
延伸閱讀:
韌性成為主管要員工自力更生的藉口?三招校正對準真的韌性文化!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