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是一個常見且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食物中毒可能由各種原因引起,包括細菌、毒素或不當儲存等,症狀可能包括嘔吐、腹瀉、腹痛、發燒和虛弱等,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到底食物中毒是什麼?食物中毒還有哪些症狀?食物中毒多久會發作?一文解析。
延伸閱讀:「米酵菌酸」是什麼?粿條、木耳...這幾種食物中最常見,衛福部:僅一招能避免!
食物中毒的定義.jpg)
主要是 2 人或 2 人以上攝取相同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稱為食品中毒(Foodborne outbreak)案件。根據食藥署資料指出,以下狀況也可視為食物中毒案件:
1. 因肉毒桿菌毒素引起中毒症狀,且自人體檢體檢驗出肉毒桿菌毒素
2. 由可疑食品檢體檢測到相同類型的致病菌或毒素
3. 因攝食食品造成急性食品中毒(如化學物質、天然毒素中毒等),就算只有1人,也視為一件食品中毒
4. 經流行病學調查推論為攝食食品所造成,也視為一件食品中毒案件
另,因攝食食品造成急性食品中毒(如化學物質或天然毒素中毒等),就算只有1人,也可視為一件食品中毒案件。
延伸閱讀:「食人菌」不可怕!營養師指引「提升免疫力」飲食7觀念:維他命C要選對、這類海鮮能量不能少
食物中毒症狀.jpg)
食物中毒的症狀可以因不同的病原體和毒素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常見的症狀包括:
● 腹痛和腹部不適:常常伴隨著腹痛、腹部脹滿、腹部不適等症狀,有時候可能會伴隨著嘔吐或腹瀉。
● 嘔吐和腹瀉:食物中毒引起的消化道症狀,包括嘔吐和腹瀉,有時候可能會同時出現。腹瀉通常是急性的,糞便可能呈現水狀或帶血,伴隨著腹部痙攣和腹痛。
● 發燒和頭痛:有些食物中毒會導致身體發燒和頭痛等全身性症狀。
● 肌肉痛和虛弱:部分食物中毒會引起肌肉痛、關節痛和身體虛弱等症狀,使患者感到疲倦和無力。
● 皮膚疹和過敏反應:可能引起皮膚疹、瘙癢和其他過敏反應,特別是對於那些對某些食物過敏的人。
● 其他症狀:如心悸、呼吸困難、視力模糊等,這些症狀取決於食物中毒的原因和嚴重程度。抵抗力弱者人症狀會可能會比較嚴重,甚至可能會因為食品中毒而死亡。
吃完多久會發作?食物中毒時間.jpg)
食物中毒的原因眾多,且每個原因的潛伏期也有所不同,如「米酵菌酸」污染食品的潛伏期為 1~10 小時。根據雲林縣衛生局衛教資訊顯示,常見食物中毒原因的潛伏期請見以下,
● 沙門氏菌:5~72 小時(多為12~36小時)。
● 金黃色葡萄球菌:1~8 小時(多為2~4小時)。
● 肉毒桿菌:12~30 小時(多為12~24小時)。
● 仙人掌桿菌:1~16 小時(多為2~4或8~16小時)。
● 大腸桿菌:5~48 小時(多為10~18小時)。
● 毒河豚:10 分鐘至數小時。
● 農藥、有毒非法食品添加物等:視攝入量多寡分。急性中毒數分鐘至數小時;慢性中毒可潛伏數年或更久。
延伸閱讀:什麼是蘇丹紅?誤食後該怎麼處理?營養師分享五招預防買到含有致癌色素食物
食物中毒症狀會持續多久?.jpg)
症狀通常會持續 1~2 天,有些會持續 1 週~10 天。
哪些情形可能造成食物中毒?.jpg)
食物中毒的原因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
如何預防食物中毒?.jpg)
1. 洗手:調理食品前後都需澈底洗淨,有傷口要先包紮。
2. 選擇新鮮食材:食材要新鮮衛生,用水也必須乾淨無虞。
3. 要生熟食分開:用不同器具處理生熟食,避免交叉污染。
4. 加熱:避開 7~60℃ 的「危險溫度帶」,食品中心溫度超過 70℃ 細菌才容易被消滅。
5. 保存溫度:低於 7℃ 才能抑制細菌生長;已烹調食品,或是易腐敗食品及其原料,則建議於 5℃ 以下保存,室溫下不宜放置過久;熱藏溫度則需高於 60℃ 保存。
最後提醒,如果懷疑自己或他人有食物中毒的狀況,應盡快就醫,接受適當的治療和照護。
原文出處:良醫健康網
圖片來源:canva
更多內容:
食品中毒案件數TOP5》「黃麴毒素」排不上前5!第一名竟是「它」,5大致病因素傳染途徑一次看
「寶林茶室」釀2死,中毒關鍵恐是「米酵菌酸」!短時間致死率逾30%…中毒症狀及預防一次看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