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不意味著你要放棄理想和目標。相反地,是要更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你有很多事要做,有很多追求,既要顧及這個又要考慮那個,但你的時間是有限的。
延伸閱讀:良好的溝通來自於傾聽!統整 5 個「傾聽技巧」讓你和誰都好聊:眼神接觸是關鍵
5 個角度,反思人生的時間分配與取捨.jpg)
你要找出從長遠來看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什麼事讓你最為看重?你窮盡一生都想完成的 4~5 件事又是什麼?
1. 你要審視自己的追求
回顧過往,學習、工作、家庭、業餘愛好、第二職業等,哪些是你最看重的?哪些是你最喜歡的?哪些屬於你畢生追求的 4~5 件事之一?捨去那些與上述問題格格不入的答案。
2. 你要審視自己的時間
你的一天是怎麼過的?從早晨睜開雙眼的那一刻到晚上你睡下,你的一天都做了哪些事?在大腦中列張清單,審視清單上這些事是否與你的終極目標一致。如果不一致,就趕快停止做這些雜事。重新設計你的一天,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終極目標上。
3. 你要懂得簡化自己的階段性目標
如果你能力強悍,能同時打贏多場「戰爭」,當然好;但如果你能力有限,發現即便榨乾自己也不能同時應付好幾個目標,請簡化你的目標。多個目標若不能完成,還不如只設立一個目標。這樣不僅能減輕你的壓力,還會使你更容易成功。你將全部精力集中在這唯一的目標上,會加大你成功的砝碼。
4. 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你要學會拒絕
拒絕是簡化生活的關鍵,不懂得拒絕,你就會背負很多自己不想、不願,也不該背負的負擔。
5. 你要預留時間給自己愛的人
你最重要的 4~5 件事中,一定要包含和你愛的人相處,他們可能是你的配偶、孩子、父母、其他家庭成員或好朋友。花一些時間和他們一同做一件事,或是向他們敞開心扉。
維繫友誼真的心好累!了解這 5 個「社交原則」,才能讓關係更自在長久
獨處時,跟強者「聊天」.jpg)
給生活做減法的同時,也要給精神世界做加法。讀好書,雖然是亙古不變的精神獲得養分的方式,但在今天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讀紙本書早已不是知識資訊獲取的唯一途徑。你讀不進去的時候,可以聽有聲書(在路上、在運動時),雖然聽有聲書被很多人詬病,說它不是深度閱讀,但學總比不學強。我的觀點是:持之以恆的深度閱讀當然是最佳選項,但如果你只有三分鐘的熱度,那也要有三分鐘的收穫。無論你是耐心讀完一本書,還是以三分鐘熱度讀或聽了一個片段,都要記住:別不捨得花時間在學習上,學習從來都是長期投資。如果你不更新自己,只能靠山吃山,最後坐吃山空;保持學習的習慣,你才能更勝任當下的工作,同時又擁有隨時離開的能力。給自己的精神世界做加法,聊天也是個不錯的選項。
無論工作多忙,都應該花時間和人交流,尤其是業務交流。既可以是與工作相關的,也可以是閒聊。與相關領域的厲害人士聊天,可以實現職業道路上「火箭式的提升」。我想起剛開始當老師時,自己要花幾個月才能想明白的問題,跟有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尹延老師只聊了半個鐘頭,就悟透了。人家蹚過的河和跨過的橋,比我走過的路還要多。你愈是跟強者聊天,愈會感受到差距,壓力滿滿、動力滿滿,收穫也會滿滿。你可能要問:我太平庸了,身邊也沒有強者,怎麼進入強人的圈子?我的建議是:想進強人的圈子,你得先成為一個強人。因為比你強的人,根本沒空理你。
延伸閱讀:你的溝通,決定了你是誰!掌握「EAT原則」:透過事前目標設定,幫助溝通變得有效率
低品質的社交,不如高品質的獨處.jpg)
這樣說,很扎心,但很真實。你也別氣急敗壞,因為我還給你準備了兩項建議。
第一,低品質的社交,不如高品質的獨處。如果無專業強人可陪你聊天,你可以讀書、聽課,與作者和課程講授者進行隔空的思想碰撞與交流。
第二,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社群課程、俱樂部活動、社團(可能需要你破費一下)等。這些地方,聚集著跟你有同樣目標和追求的人,志同道合的人中必然不乏優秀者。
第一項建議是儲備自己,第二項建議是拉近你和強者之間的距離,強者不在身邊,你就要主動走近強者。
原文出處:經理人
圖片來源:canva
更多內容:
第二人生學|別把時間都浪費在「拖」!人生除了斷捨離,還要「快」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