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還在居家辦公(Work From Home,WFH)時,主管在遠距會議上關心大家:「居家辦公還習慣嗎?」「我住比較遠,雖然省了些交通時間,但後來發現還是在公司比較好,溝通更快速、順暢。」住在跨縣市的同事 A,每天平均要 3 小時的通勤時間,自從 WFH 開始後,不用急著送小孩去上學、趕上班,更不用擔心下雨天塞車、遲到,省下的交通時間讓他生活更有品質。但他一開口,卻「不敢」太過表明心情。許多上班族,在家辦公的好處不敢提太多,深怕被誤以為是「爽上班」一員,或被誤會在家期間都偷懶、變薪水小偷⋯⋯這,才是上班族內心的隱憂。
延伸閱讀:什麼是「迷你退休」?工作應該去享受而非忍受!想過上愜意生活不必等退休才開始
人生「只剩工作」的人愈來愈多.jpg)
「妳拍照上傳時不要 Tag 我哦!」好友 B 特別提醒我。「妳不是休假嗎?幹嘛擔心?」我一臉疑惑看著她。「是啦,很久沒休假了,這幾年年假都沒用,趁這次妳有約我,我才有機會出來玩,不然我們部門案子很多,根本沒人敢休假,平日休假出去玩會有罪惡感。」好友 B 答。姊妹們其實約了這位好友好多年,每次她不是說有案子在趕,想去不能去,不然就是約好了又臨時放鳥,說案子有狀況需要她留下來救火。她總說自己被操爆、沒生活,想要離職,卻在每次好不容易出遊時電話會議、處理公司郵件。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她做到懷疑人生,我也為她的家庭生活、自身健康捏把冷汗。
延伸閱讀:遇到雷隊友怎麼辦?別把時間都浪費在「拖」!盡早遠離有毒人際關係、丟棄不必要的物品
主管眼中的人才,絕不是只懂「賣命工作」的人.jpg)
不管是最常見的,下班時間不敢準時走,深怕被主管貼標籤,說不夠投入工作,或像上述的好友 B,有大把的年假卻不敢用,出去玩時也不敢貼照片,亦或是同事 B,偏好居家辦公,卻不敢表明好心情的,我認為都該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對身為主管的我來說,若自己的團隊裡擁有一個快樂且崇尚美好生活的工作者,我不僅不會擔心他不夠努力或不能展現高績效,還會視他為公司重要的「人才資產」。因為能穩定且有好表現的工作者,都不是壓抑自我或只拼命、賣命工作的人。
工作的路要走得長久,擁有「好的生活和滿意的工作模式」是很重要的。我團隊裡曾經有一個行銷主管很會面試好人才,某次我忍不住問他面試標準與訣竅,他跟我說:問他放假在幹嘛啊!愈會玩,行銷創意愈靈活,各種梗用不完! 創意來自於一個人生活經驗的累積,愈懂玩、愈愛玩,行銷點子就愈多,從他找到的一群創意行銷人看來,還真是所言不假。
延伸閱讀:失去工作熱情想離職?謹記 3 問句檢視工作意義,訂定明確目標找回動力
當大家都在展現「愛工作」,主管們反而該小心了.jpg)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員工的「休假時數不足」也是主管會被檢討的一環。我還在外商擔任管理職時,只要到了結算年假的時候,人事部門和系統就會提醒未休年假的員工和主管休假,要懂得放鬆,深怕同事賣命工作卻忘了生活;團隊內的同事若休假不夠,把年假放到過期,主管還會被檢討,深怕是主管給了團隊賣命的工作文化或不鼓勵員工休假。
說到底,傳統上認為:要等主管下班才能離開、下班時間別第一個走、休假別發照片到社群、玩回來後別表現得太開心、不敢說喜歡在家工作等展示「愛工作」的方式,真的有必要嗎?如果有一天,大家都能自在、誠實的表達,那才是組織文化的進步。下一次同事 WFH 時說不想念辦公室,在家真好、放假猛打卡上傳、年假用到一天不剩⋯⋯你要開心,這才是值得鼓勵的說真話、表真心的團隊。
原文出處:經理人
圖片來源:canva
更多內容:
職涯,真的可以規劃嗎?從外商主管到全職媽媽,那 7 年的深刻體悟
把工作往死裡做?與癌症擦身而過的學習:總是全力以赴的人,常忽略 3 件事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