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一直是過年急診的熱門10大疾病之一,根據健保署統計,每年過年,全台灣大約都有1萬~2萬人會因為急性腸胃炎到急診看診,除了大吃大喝造成的身體負擔,其實把食物重複加熱也是一個原因。
延伸閱讀:過年怎麼吃不會胖?飲食掌握「三低一高」原則:佛跳牆、蘿蔔糕「這樣」吃熱量少一半!
- 過年容易腸胃炎的原因
- 年夜飯重複加熱易滋生細菌
- 年夜飯只要準備「多一餐」份量
過年容易腸胃炎的原因.jpg)
在過年期間,大吃大喝會讓胃部分泌胃酸的時間不固定,在不該分泌的時間吃東西、或是一直用甜食、辛辣的食物刺激,而且熬夜過多也會造成胃部容易痙攣;再來,塞入比平常更多的食物,讓胃塞滿、失去彈性,消化時間也變慢,等於超時工作,導致腸胃急性發炎。不過通常這種腸胃炎只要讓腸胃多休息、少吃刺激性食物,並在正常時間吃飯、睡覺,腸胃會自己慢慢修復;但最怕的就是,腸胃炎是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可能是感冒病毒攻擊腸胃導致的腸胃炎、或是吃到不新鮮的東西導致的腸胃炎等。
感冒病毒攻擊腸胃導致的腸胃炎,就跟預防感冒一樣,出入公共場所要戴口罩、勤洗手,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避免跟有感冒的人接觸太多等。但吃到不新鮮的東西導致腸胃炎,除了飲食本身的不新鮮之外,也要注意「隔夜年夜飯」的問題。
延伸閱讀:吃什麼對胃好?盤點10大護胃食物:高麗菜可緩解胃潰瘍,消化不良多吃山藥、秋葵
年夜飯重複加熱易滋生細菌.jpg)
除夕的年夜飯講求「年年有餘」,所以豐富的年菜一定會讓它剩下一堆、冰到冰箱裡,但這些年菜隔天不一定會馬上吃完,可能連續吃個好幾天、甚至回了娘家或是出國玩一輪之後,再拿出來重複加熱,食材可能都在冰箱放了3天以上,如果加熱的溫度沒有達到75°C以上,根本對殺菌沒有效果。而食材在不斷重複加熱的過程中,也會一直流失養分,尤其是青菜類,營養師李婉萍也提到,如果放在冰箱、沒有好好密封,水溶性維生素會隨水分蒸發,重複加熱的時候營養會不斷流失,最後吃到的食物其實已經沒什麼營養,還可能有食物中毒的危險。
再來,年夜飯可能因為祭拜、或是要等放涼,在外面放超過2小時以上,而細菌最喜歡的溫度區間是5~60°C,所以即使是天氣冷的季節,只要食物放在外面,都很容易滋生細菌;如果產生耐高溫的仙人掌桿菌,就算加熱到100°C,也沒辦法殺死細菌,就容易產生急性腸胃炎。
延伸閱讀:提升免疫力從腸道健康開始!多吃 4 大類食物顧好「腸道菌」:這些水果搭配優格食用,效果加倍
年夜飯只要準備「多一餐」份量.jpg)
所以年夜飯雖然講求年年有餘,還是要注意保存食物的問題。建議年夜飯只要再準備「多一餐」的份量,包含滷肉也不要滷一整大鍋、預備吃一星期,讓年夜飯確保在隔天就能全部吃完,不會在冰箱產生氧化作用,而變得不新鮮、流失養分,甚至滋生細菌。
而且食物最好是吃飽就收起來,不要在外面放太久,並把冰箱的溫度調成1°C~4°C左右,抑制短時間內細菌的滋生。隔天拿出來的時候,也要充分加熱到沸騰才可以食用,如果食物有冰箱的怪味、聞起來有腐臭味、或是發黃等其他不新鮮的狀況,千萬不要「省著吃」,建議全部丟棄,如果有肚子不舒服的情況,也要儘快到醫院就醫。
【本文由「Heho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出處:過年年菜重複加熱! 小心滋生細菌釀腸胃炎】
圖片來源:canva
延伸閱讀: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