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仰賴醫美療程尋求提升自信的新解答,但若術後未能及時且正確地護理肌膚,可能會引發刺激不適、泛紅等敏感問題,讓皮膚變得脆弱不穩定。到底醫美術後保養該留意什麼?面對「敏感危機」又該怎麼呵護?皮膚科專家-詹育彰醫師解惑6大保養觀念。
延伸閱讀:換季敏感肌「溫和洗面乳」推薦!8款友善潔顏必收:Aesop香氛紓壓、日本OSAJI半熟皂熱銷亞洲
- 日常保養與醫美術後保養主要差異為何?
- 醫美術後保養品挑選要小心!
- 醫美術後「選對美容成分」預防肌膚二度刺激!
- 醫美術後清潔比上妝更要小心
- 醫美療程間隔時程怎麼拿捏?
- 「充足睡眠」是醫美術後修護核心
日常保養與醫美術後保養主要差異為何?
Nico Becker@pexels
不同於日常養膚觀念,醫美療程後的肌膚護理更應格外謹慎。詹育彰醫師分析:「日常保養主要著重於清潔、保濕和防曬,目的是防止皮膚受到日常傷害;而醫美術後的保養則更強調修復,尤其是針對治療過程中對皮膚造成的破壞,應立即幫助皮膚恢復並減少修復時間及副作用,比如:雷射反黑現象。醫美後適度加強修復跟一般的防護概念不同 : 前者為預防受傷;後者則為修復受損、加速新生 – 這是兩者主要差別。」
延伸閱讀:2025換季必備「專櫃高保濕化妝水」10款推薦!資生堂、海洋拉娜穩定敏感肌,蘭芝這款全球暢銷440萬瓶
醫美術後保養品挑選要小心!
Sora Shimazaki@pexels
尤其正值換季時節,肌膚時常存在著隱性敏感問題,這時若加上醫美療程的刺激,更會為肌膚帶來多重刺激。因此,術後保養品的挑選必須特別特別留心。詹育彰醫師補充:「每個人都有可能存在輕微至嚴重不等的敏感狀況。因此,在任何醫美計畫後,嘗試修護保養品之前,應先在敏感部位試用一小塊區域,觀察幾分鐘是否會出現紅腫、刺癢等不適反應,確認產品適合性、安全性後再大面積使用。」
醫美術後「選對美容成分」預防肌膚二度刺激!
Polina Tankilevitch@pexels
不只在使用保養品前應具備正確的護膚觀念,醫美術後由於肌膚較脆弱,保養品「成分」的篩選也應加倍細心。詹育彰醫師提醒:「避免二度刺激的關鍵是檢視保養品成分,尤其是防腐劑、乳化劑等可能引起刺激的『賦形劑』皆需避開。對於有開放性傷口的情況,首要任務是保護傷口防止感染,前三天使用醫師囑咐的藥膏、不碰水,結痂癒合後則可逐漸提高保養力度,使用高機能成分加強修復速度;7至1個月之內可加強使用高機能成分,待表皮層基本恢復正常(約28天代謝週期)後,方可恢復正常日常保養。」
延伸閱讀:換季保養「專櫃高保濕乳霜面膜」推薦!Chanel解決缺水乾紋,Kiehl's急救敏感肌問題
醫美術後清潔比上妝更要小心
Miriam Alonso@pexels
醫美術後的肌膚呵護不僅得小心翼翼,保養流程更需精準掌控。尤其術後上妝隱藏著許多刺激性隱憂需當心!詹育彰醫師強調:「彩妝品、卸妝品使用不當也可能對皮膚造成傷害,如:不正確卸妝可能會導致皮膚破損、結痂脫落導致感染,肌膚刺激情況更勝於上妝。」
醫美療程間隔時程怎麼拿捏?
ANVA Marketing@pexels
醫美術後保養固然重要,但也切勿為了愛美而過度依賴療程!詹育彰醫師表示:「每一次做完療程都需預留修復期,修復期需要多長要看破壞力多強—沒有明顯傷口、微細傷口、開放傷口修復時程皆不同。比如:『雷射磨皮』每次療程至少相隔半年至一年。另外,通常年紀越大需要更長的修復時間。建議在做皮膚保養治療時,不要太頻繁,應權衡治療帶來的好處與潛在看不見的傷害,並考慮到個體差異。」
「充足睡眠」是醫美術後修護核心
Mikhail Nilov@pexels
當然了,良好的生活作息、睡眠品質也是造就好膚質、穩定膚況的關鍵。特別是想要加速術後肌膚的修復效果,更應擁有健康的生活節奏。詹育彰醫師補充:「無論是否能看到傷口,醫學美容治療後都需要修復。如果條件允許,多休息、提升睡眠品質有助於提高治療效果。比如:進行電波拉皮療程後,充足的休息能幫助肌膚更好地恢復和重建彈性。」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