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路購物網站(online-shopping)到電商平台,常常出現在各大廣告、手機螢幕裡,天天洗版也洗腦。各家推出各種洗腦招數,從快速到貨、免運費、購物金回饋,不管是方便性還是優惠價
格,全都吸引著買家一直喊+1,然後默默的清空購物車。在網路發達的現代,還有什麼東西是網
路上買不到的?!
戰利品就是人們被購物慾所戰勝的獎品,而理性戰敗的印記。
有人說,女人的錢真好賺,根據統計,消費行為裡,其中95%來自女性。女人從保養品、包包到衣物、鞋子,不分季節都能血拚。有了孩子之後,剁手也要買孩子的東西,可說是慾望無底線啊!
在理智底下,人們可以克制自己的購物慾望,但有時失去理智時,後果所帶來的帳單,可能會讓人瞬間恢復清醒。然而,引發瘋狂購物行為的原因,大多是因為生活壓力、心理因素、人際關係、精神疾病所造成。如果只是一般單純的購物行為,可以找方法達到自我控制,如果是因焦慮症引發的購物行為,可能得請身心科醫師診斷,安排心理諮商,甚至服用藥物控制。
使用以下量表自我測試,若符合四項以上,可能有購物狂傾向:
我為自己的購物行為感到生氣困擾,但我無法克制
在嚴重到需要心理治療和藥物控制之前,可以先審視自己的購物慾望,到底是”想要”還是”需要”,是否真的有”必要”添購。
避免買不停,你可以試試看以下的拖延政策:
1.下手之前停看聽,先把購物車裡的物品擱置一周到一個月,謹慎評估後仍覺得需要在購買。
2.翻翻家裡櫃子角落,是否已有同樣的物品或類似的商品,避免重複購買。
3.避免在特賣會、周年慶時去搶購。且不要隨身攜帶信用卡或支票。
4.剪斷所有信用卡吧!用現金交易會更有感自己花多少錢出去。
5.徹底分析自己想買的每一個物品,是想要還是需要。
6.用幫助他人來獲取快樂泉源,舉手之勞的幫助他人,可換來更大的快樂感受,且快樂感可延續更久。
7.培養有益的興趣與嗜好,讓自己轉移注意力。例如:運動、爬山、騎單車、唱歌。
8.經常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將發現角落堆積了不知何時買的、從沒打開過的、堆滿灰塵的無用物品。
人的慾望無窮,也喜歡堆積物品,擁有的物品越多越有安全感。但如果購物慾望已經造成人生的困擾,快樂就會被憂鬱給淹沒。人很難完全抑制想購物的想法,但唯有了解自己,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花費。
延伸閱讀